贿赂性奖赏不可取

  为了让宝宝听话,许多妈妈时常使用贿赂性的奖励措施,如“如果你吃完饭,妈妈就给你买巧克力”、“如果你把玩具车让给弟弟玩,妈妈就带你去动物园”,将物质满足与服从妈妈的愿望直接挂钩,把奖励变成了贿赂。这种贿赂性的奖赏是否合理呢?
 
  奖赏是把双刃剑
  奖赏是诱发、推动宝宝养成好习惯和努力学习的手段,但总让宝宝将完成某项任务与奖励结合起来,可能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幼儿园挑选了一批喜欢绘画的小朋友,将他们分成两组,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如果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们画了什么”。两个组的小朋友都按照要求画了画,但从画画的过程来看,A组的大多被动绘画,绘画兴趣明显降低了,而B组的小朋友和以前一样愉快主动地绘画。
  这个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照理说,奖励应该能激发小朋友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绘画水平,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呢?
  心理学家解释说,奖赏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行为,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使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失去对被奖励行为本身的兴趣。
 
  贿赂性奖赏有弊端
  过度的奖赏会抑制宝宝的创造潜能
  宝宝一旦习惯了完成某项任务便能得到奖赏,就会为了奖赏而去做,从主观上降低了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旦你不提供奖赏了,宝宝可能会拒绝完成该项任务,原本自发主动的行为变得非常被动。
  习惯性的奖赏会提升宝宝的欲望需求
  原来可能奖励一朵小红花就行了,现在要买玩具,买新衣服,宝宝的欲望不断膨胀,你只能逐步升级奖励的标准才能维持他的兴趣,这是不可取的。
  善用奖赏
  奖赏是教育宝宝的手段之一,并非教育目的,合理运用奖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奖赏必须真诚
  奖赏应该是因为宝宝在某方面表现优异,而不是为了控制他的行为。如果宝宝体会到你的奖赏仅仅是为了达到控制他,他就不会珍惜这种奖赏,而奖赏也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奖赏因人而宜
  因个性、家庭环境、文化、经济条件等不同,对宝宝进行奖赏的内容和程度也有所差别,如何时奖赏、奖赏什么、奖赏到什么程度,等等。奖赏之后还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根据经验不断总结和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奖赏不能阻碍宝宝的自主性
  奖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宝宝强化正确行为,提升自主性和自觉性,所以,奖赏是为了激发宝宝的兴趣,而非讨大人的欢心。
  奖赏要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
  奖赏是否能取得正面效果在于是否有正确的教育指导理念。例如,为了鼓励宝宝多吃饭,便许诺宝宝只要把饭吃完就可以得到玩具;看到宝宝学大人说脏话、粗话,觉得很可爱便给宝宝一块糖,这都是奖励了一个不正确的行为。因此,奖赏内容要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免误导宝宝。
  过多奖赏容易使宝宝生出攀比心
  奖赏本来是想凸显和强化宝宝的正确行为,虽然适当的比较可以提高宝宝的自信心或学习兴趣,但过分强调比较,宝宝习惯与他人相比获得成就感之后,就可能很难面对输给他人的现实,对身心发展将造成更多的不利影响。

育儿网广播

《亲子》杂志介绍

  《亲子》杂志是由江西省出版集团主管,江西人民出版社主办,江西省亲子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0~12岁儿童及父母的母婴类刊物,创刊于2001年。   《亲子》杂志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办刊方针;以为婴幼儿、年轻父母提供全面关怀,传递科学育儿理念,介绍实用育儿方法,倡导科学性,突出实用性,体现母子健康,宝宝聪慧,温馨亲情为办刊宗旨。   杂志社以编辑出版《亲子》(0-3岁育儿宝典)和《亲子》(3-7岁智力画刊)为核心,以多种经营为依托,从事婴幼儿期刊、图书、音像、玩具的开发与出品,以及婴幼儿早期教育(早教中心、亲子园)、咨询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