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14种常见病照护守则

  冬春交替,各种病毒都开使探头探脑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付冬春多发病、常见病的上上策。在此,我们将针对冬春交替时节的常见病归纳出治疗和居家护理的方法,让宝宝轻松度过冬春疾病高发期。

  Part1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咳嗽和支气管炎是早春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家长要了解相关知识,做好护理,以免病情迁延不愈。

  一、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刺激性黏液及其他分泌物的方法,是保护呼吸道的一种机体反应,往往能够为诊断儿科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当呼吸道(咽喉、气管、支气管)中出现异物、痰液时,身体就会以咳嗽的方式将异物排出体外,例如喝水时不小心呛入气管,此时气管为了将异物(水)排出,就会自动出现反射性的咳嗽。

  4种咳嗽要分清
  
  宝宝抵抗力差,很容易受感染而生病,加上生病时又不太会将痰液咳出或排出,因此咳嗽症状往往会持续很久。此外,现在的宝宝过敏几率也非常高,而咳嗽也是过敏的症状之一。常见的咳嗽有急慢性咳嗽以及反复感染和胃食道返流引发的咳嗽等。
    
  1.急性咳嗽
  
  发作时间:2星期之内
  
  原因:细菌或病毒感染
  
  病症: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细支气管炎等
  
  急性咳嗽通常发生时间在2个星期之内,引发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细支气管炎等。
  
  因为小儿感冒的机会较成人多,而咳嗽又是感冒中常见的症状,家长如果发觉孩子开始咳嗽通常都会认为宝宝感冒了。其实,引起咳嗽的原因非常多,最好由医师做正确的检查及判断,才能对症治疗。此外,如果宝宝感冒几天后出现咳嗽加剧或有其他明显不适时,就需要再次就医检查。如果没有妥善照顾或是因为抵抗力较弱时,普通感冒也有可能发展为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严重疾病。
    
  2.慢性咳嗽
    
  发作时间:超过3个星期
    
  原因:过敏
    
  症状:过敏性气喘、过敏性鼻炎
  
  如果咳嗽时间超过3个星期就是慢性咳嗽,引发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敏,例如过敏性哮喘就表现为慢性咳嗽,而过敏性鼻炎则常因鼻涕刺激喉腔而引起咳嗽。
  
  当宝宝出现久咳不愈,或是感冒过后各种症状都已消除,唯有咳嗽一直没有停止,通常就要考虑是否为过敏。如果是过敏性哮喘所引发的咳嗽,患儿多半在清晨及夜间咳嗽明显。另外,季节变化、运动过后、吸入冷空气时,也会咳嗽。如果宝宝经常打喷嚏或流鼻涕,并习惯揉眼睛、鼻子,特别是躺下时容易咳嗽,那么就有可能是鼻炎所造成的慢性咳嗽。
  
  Tips
    
  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 
    
  轻微咳嗽或咳中带痰,有时伴有发烧、流鼻涕,精神及活动力大致正常。经医师检查确认为一般感冒,只要遵医嘱用药,并且多休息、多喝开水,通常咳嗽就会随着感冒的好转而慢慢趋缓。
  
  需要注意的咳嗽 
  
  如果宝宝除了咳嗽之外,还出现气喘、活动力明显下降、发烧超过38℃,多天高烧不退时,则要注意可能是感染了肺炎。如果宝宝先出现几天的感冒症状,接下来咳嗽加剧、食欲减退、烦躁,同时有喘鸣声和呼吸困难现象,要警惕细支气管炎,此时应尽快就医检查,并接受进一步治疗。
        
  3.胃食道逆流
  
  婴儿期因为食道发育尚未成熟,有时会出现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咳嗽。通常等宝宝长大之后就会自然痊愈,除非有特殊的异常状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
        
   4.反复感染
  
  感染也可能造成慢性咳嗽,例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百日咳等。因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咳嗽需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等疾病消除,咳嗽症状就会缓解。

  4.方法缓解咳嗽
  
  1.保持环境湿润
  
  潮湿的空气有助于帮助孩子清除肺部的黏液,平息咳嗽,家长可以让孩子吸点温热的蒸汽,不仅能湿润鼻腔,热蒸汽对治疗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孩子晚上咳嗽时,父母可以在确保孩子暖和的情况下打开卧室窗户,让新鲜的空气进入房间,较为潮湿的冷空气有助于缓解呼吸道膨胀的症状。如果孩子咳得越来越厉害或是出现呼吸困难,应该立即带他去医院。
  
  2.清洁鼻腔
  
  尽量保持孩子鼻腔的清洁,鼻塞或流鼻涕都将加重咳嗽症状。对于不会擤鼻涕的婴儿或幼儿,父母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是球型吸鼻器帮助孩子清理鼻腔。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10天仍未见好转,就应该带他看医生。他有可能患上了鼻窦炎(由感冒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或是其他一些疾病,如哮喘、过敏、肺炎或淋巴结肿大等。
  
  3.垫高头部
  
  如果孩子呼哧呼哧地咳嗽持续2周不见好转,父母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一般会建议让孩子在进食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姿势,睡觉的时候头部稍微垫高一些。
  
  4.防治脱水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父母应该马上带他去医院:高烧38.6℃以上、呕吐、腹泻、厌食、不想喝水(医生会建议你采取一些方法以防孩子脱水)。给孩子多喝水,使用加湿器以缓解气道充血症状。为了预防流感,可以在孩子咳嗽痊愈后注射流感疫苗。

  “养”护6要点
  
  1.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
  
  污浊的空气对呼吸道黏膜会造成不良刺激,可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异常或加重咳嗽,严重的可引起喘息症状。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定时开窗换气,厨房油烟要排出,家长更不可在家抽烟,有朋友来访也尽量不要抽烟。
  
  2.合理增减衣物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肯定比大人怕冷,他们往往不分季节、不分室内室外,将孩子捂得过厚,包得过严,不让孩子受一点寒气,其结果是造成机体调节能力差,抵抗力低下。
  
  3.调节室温
  
  孩子咳嗽时往往伴有发热,而室温过高不利于身体散热。稍冷而新鲜的空气可使呼吸道粘膜收缩,减轻充血、肿胀,保持气道通畅,但温度过低又会使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过多地用于氧化以产生能量保持体温,削弱了抗病能力,影响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是25~28℃,称为中性温度。一般条件下很难保持这种温度,但可以做到室温不至于过高或过低。适当开关门窗,避免室内人员拥挤,使用电扇、取暖器或空调,均是简便易行的措施。
  
  4.居室保持适当湿度
  
  环境过于干燥时,空气湿度下降,黏膜会发干、变脆,小血管可能破裂出血,此时纤毛运动受限,痰液便不易咯出,痰液便会引起呼吸道炎症。保持室内一定湿度并不困难,气候干燥时,可常用湿拖把拖地,或在地上洒些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加湿器。
  
  5.注意饮食调节
  
  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能助湿生痰,有的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病情。辣椒、胡椒、生姜等辛辣之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使咳嗽加重,要注意避免让宝宝食用。新鲜蔬菜如青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恢复。干燥的季节可以多给宝宝吃点梨子,或者多喝梨汁,能润肺止咳,是宝宝咳嗽时的最佳水果。
  
  6.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心跳、呼吸、排泄等活动减少,有利于各种器官机能恢复及疾病的康复。应设法让孩子多卧床休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以利于机体康复。

  二、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最多见,并且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别,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妈妈,冬春交替时节都要细心呵护宝宝的呼吸道,远离细菌病毒的侵袭。
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多见于1岁以下的宝宝,尤以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多,越小的宝宝病情越严重。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开始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多在2~3天后退热。
  
  Tips
  
  从咳嗽区分急、慢性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炎初期为干咳,痰量逐渐增多,渐渐发展为黏液脓性痰。
  
  2.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迁延不愈,早晚较重,夜间最明显,痰量或多或少。慢性支气管炎在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尤其是在外感疾病之后容易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的孩子,体质多瘦弱。

  4种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一般选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一般选用必嗽平、小儿强力痰灵或咳必清糖水、复方甘草合剂等止咳化痰。频繁干咳时可服少量镇咳药物,有时也可使用氨茶碱或舒喘灵解痉止咳,但应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及时间过长,影响纤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2.中药治疗
  
  (1)内服药  在缓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药制剂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2)外贴药  很多宝宝患病后,长期服药可引发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外贴中药的安全、方便便受到了很多家长的青睐。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有百草琼浆益气贴和三九贴等。
  
  3.推拿疗法
  
  (1)开天门  从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发际为天门,用两手拇指桡侧(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内侧为尺外侧为桡)交替自下往上直推为开天门,每次推30~50次。
  
  (2)推坎宫  两眉上直对瞳孔,自内眉梢至外眉梢呈一条直线,为坎宫。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做分推为推坎宫,每次推20~50次。
  
  4.饮食疗法
  
  (1)山药粥  若宝宝昼夜咳嗽不停,进食较少,面色萎黄,可用山药100克加水熬煮,煮熟加糖适量给孩子服用。
  

  (2)百合粥  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有健脾补肺、止咳定喘之效。
  
  (3)杏仁粥  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4)梨粥  鸭梨1个去核切片,取杏仁9克、冰糖15克水煎服。也可将鸭梨与粳米同熬成粥,可清心润肺、止咳除烦。
  
  (5)山杏汤  山药200克煮熟捣为泥状,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开水冲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兑入山药泥适量。可益气补虚、温中润肺,用于小儿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

  6项居家护理
  
  1.保暖
  
  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
  
  2.多喂水
  
  小儿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3.营养充分
  
  宝宝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上发热及细菌毒素能够影响肠胃功能,容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家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宝宝选择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得很烂的面条、鸡蛋羹、新鲜的蔬菜汁和水果汁等。
  
  4.促进咳痰
  
  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有的医生会建议在雾化剂里加入祛痰止咳的药,效果会更好,一般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还应该帮助宝宝翻身,每1~2小时一次,不让痰液在体内淤积。拍背是帮助宝宝拍痰的好办法。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拍背时两侧肺部都应该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前后也都应该拍到。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5.退热
  
  宝宝患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宝宝有发烧现象,家长应定时为宝宝测量体温。当体温高于39.5℃,可使用头部冷敷或温水擦浴的方式物理降温。但是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6.保持家庭良好环境
  
  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室内要避免烟雾和灰尘的刺激,也不要孩子接触表面为油漆的物品。宝宝所用的被子、枕头要轻软,不用动物羽毛及毛毯,不要在宝宝的房间放置花盆,家里也不要使用煤炉。

  4个饮食宜忌
  
  1.食物宜清淡
  
  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冬瓜等,不仅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而且具有清痰、去火、通便等功能。黄豆及豆制品含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慢性气管炎对机体造成的营养损耗。
  
  2.强化平时饮食
  
  平时可多选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理气、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的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枣、莲子、杏仁、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3.忌食海腥油腻
  

  因“鱼生火、肉生痰”,故慢性支气管炎的宝宝,应少吃黄鱼、带鱼、虾、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
  
  4.不吃刺激性食物
  
  辣椒、胡椒、蒜、葱、韭菜等辛辣之物均能刺激呼吸道使症状加重,菜肴调味也不宜过咸、过甜,冷热要适度。

  Part2病毒感染
  
  每年的早春时节都是病毒的活跃期,孩子们非常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虽然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若不注意,便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三、水痘
  
  病症
  
  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的孩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衣服、用具、玩具等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热1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躁不安或咳嗽,然后出现皮疹,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或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由中央开始萎缩,然后结痂,再经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血性水疱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治疗 
  
  水痘的病情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需特殊治疗,常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主要是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甘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疱疹如果溃烂,可在患处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疱液混浊以及弥漫性脓疮,则需送医院治疗。
  
  居家护理
  
  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宝宝多喝水,进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腥腻的食物。预防感冒,尤其是不要吹风。常给宝宝洗手洗脸,勤换衣,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疱疹引起感染,还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症
  
  简称“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流脑季节性明显,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3~4月为发病高峰。本病的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的3大主要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者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瘫、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的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出现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非常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
  
  居家护理
  
  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在流脑流行前,可给孩子接种流脑疫苗。

  五、猩红热
  
  病症
  
  本病属于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冬末春初高发,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最常见于2~10岁的幼儿。
  
  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家长才知道宝宝患了猩红热。
  
  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甚至出现休克症状。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种证型已很少见。
  
  治疗
  
  患儿卧床休息,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居家护理
  
  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生病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还要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都要漱口。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给宝宝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可涂抹药水止痒。

  六、麻疹
  
  病症
  
  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10~12天发病,典型症状是在3~5天内发热至38~39℃,同时有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与感冒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黏膜斑。后按顺序发出疹子,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疹子出齐后即开始消退,疹退处可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体温也逐渐恢复正常。疹退后患处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麻疹一旦治愈,可获得终身免疫。
  
  治疗
  
  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刚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是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有声音嘶哑、喝水呛咳等症状,这是喉炎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在发热出疹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湿毛巾擦洗鼻子和眼睛。

  七、流行性腮腺炎
  
  病症
  
  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热(有时可不明显)伴有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腮腺,1~2天后对侧也肿大。多数可在一周内痊愈,并且获得终身免疫。
  
  治疗
  
  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
  
  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敷肿胀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八、风疹
  
  病症
  
  多因直接接触传染源所致。宝宝在传染后10~21天发病,开始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在发热的当天或第2天出现疹子。往往在1天内从面部开始很快布满全身,四肢较少,疹子出齐后就退热。风疹发病较轻,病程为2~3天,得过风疹可获得免疫抗体。
  
  治疗
  
  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院治疗。
  
  居家护理
  
  可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奶,可以将牛奶调得稀一点,已经开始吃饭的宝宝可吃稀饭或半流质饮食。咽部疼痛时可用温热的盐水漱口,高热伴有头痛时可服解热剂。

  九、小儿急疹
  
  病症
  
  又称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于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后4~8天宝宝会突然高热,几小时内体温便可达39~40℃,3~5天后忽然下降。开始退热时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稀疏分明,先见于躯干,渐渐布及全身、手足,脸部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完全消退,不留色素,不脱屑。
  
  治疗
  
  高热时可给予退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可以冷敷孩子的头部,同时使用退热剂。高热对发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退热过度。
  
  居家护理
  
  应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断奶的宝宝应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为主。

  Part3过敏性疾病
   
  春天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节,尘螨、花粉、微尘都能引发宝宝的过敏症状。风大的时候,出门时一定要给孩子戴好口罩,除了可以防止过敏,还能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染。

  十、过敏性哮喘
  
  病症
  
  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前,近年来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有时只有咳嗽症状。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药后或自行消失。
  
  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各种短效型支气管扩张剂,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期可给予免疫增强剂。
  
  居家护理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远离过敏原。

  十一、过敏性结膜炎
  
  病症
  
  通常发生在冬末春初或气候急剧变化的时候,表现为眼睛发痒,有刺激感,并且畏光、流泪等。幼儿双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有时会发生眼睑水肿,并发轻度角膜炎。
  
  治疗
  
  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以保持眼部卫生为主。结膜充血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滴血管收缩剂,并发角膜炎时可加用皮质激素眼药。
  
  居家护理
  
  切勿用热水清洗和反复揉搓眼部,还要减少日晒时间,少接触树丛和花丛。

  Part4皮肤病
  
  每年进入冬春交替之际,除了衣物上的加减,皮肤的保养方式也要跟着“换季”。爱美的妈妈除了关爱自己的肌肤外,更要细心呵护宝宝幼嫩的肌肤,以免使宝宝皮肤干裂,引发各种冬春皮肤疾病。以下3种因天气转变而常发生的皮肤问题,妈妈可要注意哦!

  十二、皮肤炎
  
  1.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是宝宝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常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1个月以内尤甚,6个月之后病情开始好转。好发于冬春季节,好发部位为皮脂腺分布较多之处,比如脸颊、眉部、额头、头皮及耳朵等。表现为皮肤出现脱屑的红斑,脱屑呈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会有黄痂。
  
  居家护理
  
  (1)患处皮肤看起来比较脏,但宝宝并不会有过多的不适,仍可正常作息。
  
  (2)一般可选用维生素B治疗,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涂抹药膏,应该给宝宝做好基本的清洁保养,加强保湿。少用热水洗脸洗澡,少用肥皂,以免再度刺激皮脂腺。
  
  2.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炎又名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通常会在脸上、手臂外侧、大腿外侧出现皮肤干红、发炎、脱皮的症状,发炎的地方会有粗糙的表面。许多父母在孩子脸上有红痒脱皮的症状时,以为是清洁不够彻底,一味地用热水和肥皂加强清洁,却忽略了基础保养的步骤,如此反而会破坏角质层,再次伤害已受损的皮肤。
  
  2岁左右患儿的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儿童期或成人期可再次复发;还有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可持续发展到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居家护理
  
  (1)家长要避免给宝宝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牛乳、鸡蛋白、柑橘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
  
  (2)尽量减少外界对宝宝皮肤的不良刺激,如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3)患病时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的人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Tips
  
  异位性皮炎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异位性皮炎多为出生后第3~4周开始发病,皮疹为红斑和油性鳞屑,缺乏多形性特点。好发于头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沟、耳后、颈部等处,自觉轻痒或不痒。预后良好,往往于数月之内痊愈。
  
  3.沙土性皮肤炎
  
  我国南方的温度回升比较快,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较早。2~4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比较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沙土,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有的孩子在玩沙土后,手背上长出了许多红色的小疙瘩,并感到痒,这就是沙土性皮肤炎。这些孩子的皮肤比较敏感,多次接触沙土后,便可出现红疹,皮疹呈淡红色,高出表面,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
  
  居家护理
  
  沙土性皮肤炎的治疗方法很简单,用肤轻松软膏在患处涂擦,每日2~3次,3~5天后皮疹即可消退。如果皮疹范围较大,可到医院请医生协助诊治。

  十三、湿疹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一种对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因气温低、湿度低等环境所诱发。尤其是2岁以内的宝宝,颈部、腋下、大腿根等部位容易受到摩擦,口水、溢出的奶液、粗硬或未洗净的尿布均可刺激皮肤诱发湿疹。
  
  婴儿湿疹在出生后1个月到2岁出现,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皮疹形态不一,有的是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是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小疹子与水疱。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随有奇痒,宝宝往往很烦躁,不停地用小手挠抓,直到水疱抓破形成大片的糜烂才罢休。
  
  居家护理
  
  (1)一般来说,家长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鸡蛋蛋白的过敏。妈妈吃鱼、虾、蟹等,过敏成分也可随乳汁传给孩子。如果对食物过敏,就要寻找合适的替代品,妈妈在哺喂母乳期间也要远离易致敏食物。
  
  (2)要保持宝宝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溃破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3)常用的内服药物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继发感染时需应用抗生素。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可用2%硼酸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可外用皮脂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苯海拉明霜等。

  十四、病毒性皮疹
  
  冬春交替,气候渐暖,各种病毒开始大量滋生,宝宝是病毒最容易侵袭的群体。宝宝感染病毒后大部分都会表现为出疹,但各种病毒红疹的症状不一样,妈妈们应该了解一下各种病毒感染后皮疹的特点,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育儿网广播

《妈妈宝宝》杂志介绍

《妈妈宝宝》杂志创刊于2002年10月,由山东科技出版社主办,与台湾最著名育儿杂志《妈妈宝宝》版权合作。她为准妈妈和家有0~4岁宝宝的年轻妈妈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