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儿童教育观

  
  加拿大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旧有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发展的约束较少,因此,他们更多的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音音一家是加拿大的华裔移民,以下是音音妈妈对音音在加拿大度过的三年的托儿所生活的感触和看法。今年九月,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众所周知,北美的托儿费用相当昂贵(义务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幼儿园只上半天,孩子仍需日托)。加拿大政府规定,家有零至十六岁孩子的托儿费用是可以抵税的,低收人家庭还可向政府申请托儿补贴,尤其是单身母亲家庭的托儿费用几乎可全免。从那些举措可以看出,政府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相当重视。而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孩子上不上托儿所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幼教培养什么?写字画画算数解题虽也重要,但那些技巧性的东西长大了再学也不迟;而如何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才是从孩子一出生起就要面对的课题。

  第一,学会言谢,道歉和原谅。当孩子被放进一个集体环境,l跟同龄孩子相处难免磕磕碰碰,因此托儿所的第一堂课就是培养孩子彬彬有礼,宽容大度的相处之道。

  我记得女儿在婴儿班初学说话的时候,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Thankyoul”小朋友争玩具,最后别人让给你了,记得要说谢谢;老师喂你把没吃完的饭吃完,记得说谢谢;老师问你渴不泻想不想喝水,你若不需要但也要记得说“No,Thanksl”结果女儿回家后也“谢”不离口我洗了樱桃给她吃,她说谢谢;大哥哥陪她看会儿动画片,她说谢谢;爸爸履行诺言带她去沙滩玩,她也说谢谢。她说得那么自然而然,不厌其烦,倒是我们嫌“不用谢”说得有点多了家人之间用得着那么客客气气吗?儿子在一旁解释:不是客气,是礼貌,是尊重!

  犯了错一定得道歉,这是原则。孩子做错了事,要条件反射地说声“Sorry!”音音每天都会告诉我们,今天谁谁谁抢了玩具又不道歉,结果被老师“Timeout!”(面壁思过);或者谁谁谁虽然道歉了但态度傲孩子可能不简单,但一个言谈举止都很有教养的孩子更会让人刮目相看。  

  第二,学会日常生活礼仪,东西方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细节有诸多不同但都是越小灌输越好。我觉得一个能把唐诗倒背如流的孩子可能不简单,但一个言谈举止都很有教养的孩子跟会让人刮目相看。若你一不小心打个饱嗝,别忘了说声“Excuse mel”(不好意思!)若听到对方打喷嚏,你最好记得说“Blessyoul”(保佑你!)而对方会回答“Thank youl”(谢谢!)你再说声“You are welcomel”(不用谢!)咳嗽的时候,请用手臂掩口,让咳出的细菌到你衣袖里而不至于四处散播;打哈欠的时候也请用手掌遮口,以掩不雅疲态;吃饭时若想讲话,要吞下口中食物后才开口,不要边嚼边说;嘴里有骨头或果核时应用手指夹崮而不是直接吐到碗碟里;公共场合说话不能太大声,如果有人大声,请以食指贴唇,“嘘”一声表示对方请安静…

  第三,学会示爱。我们不担心孩子得到。。的爱太少,但往往会忽略教孩子向别人表达爱心。孩子爱父母爱家庭,是本能的Love;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以及爱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更多的是Care(关爱)。如果人人都Love和Care,这个社会还会冷漠吗?托儿所没什么学习任务,玩玩乐乐打发时光的同时,教孩子趁节日示爱大概就是个重要任务之-To“情人节”(西方的真正含义是“爱心节”),“母亲节”,“父亲节”都是孩子们最忙碌“示爱”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各种卡片和手工制品,向自己爱的或挂念的人表达心底的爱意。这种任务此后还会延续到幼儿园乃至小学毕业,已成为一种教育传统,目的都只为给孩子强调一点Love,and Care。而到了“圣诞节”,不少孩子都记得向那些贫穷的饥饿的生病的残疾的孩子“示爱”捐出妈妈买的新玩具新衣服,或做一张漂亮的圣诞卡,或捐出夏天卖柠檬茶的小金库等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节日。

  第四,学会分享。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分享开始。“Share”,应。该说,是所有品行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西方社会最最强调的人文素质,而这种素质教育从托儿所已经开始。“Share”即分享,分担。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学会了Share,那不论快乐或忧愁,你都不是孤单一人。国外很少有独生子女家庭,一家有两三个孩子是很普遍的。父母要管好一群猴子,首先得教会他们“Share”分享玩具,分享书本,分享美食,分享一切你可能很希望但又不应该独享的东西。学会了分享,长大以后才懂得分担分担家庭责任,分担兄弟姐妹的烦恼,分担亲朋好友的沮丧,分担团队的工作量等等……相对于我们中国社会独有的“小皇帝”现象,加拿大孩子从小就懂得分享/分担的品德让人非常钦佩。记得女儿刚升到学前班时,由于班里有两岁半到五岁的年龄差距,看到尽是些比她大的哥哥姐姐们,胆怯地不敢跟人玩。但那些大孩子总是对她说:“Come onl We can share!(过来呀!我们分!)”很快她就跟人混熟了,也迅速成为与别人“Share”的一员。被大孩子欺负的事有没有?当然有,但若是因某某孩子不愿意“Share”,去打小报告的人一定很多!

  第五,学会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足加拿大幼教的基本理念。书本是承载知识的宝库,一个孩子若喜欢阅读,不就等于获得了进入宝库的钥匙吗?托儿所的阅读训练是从婴儿班就开始的。角落里那个小矮书架就是“婴儿图书室”——巴掌大的硬壳纸小图画书,每页都色彩斑斓,只有一两个斗大的字,某处可能还有个按一下就能发声的“机关”,让孩子听了咯咯笑。据老师介绍,大部分书本的材质都是“可食性”的,因为婴儿都170 cookieworlcl有抓着什么就往口里塞的本能。女儿说,她最喜欢每天的“Silence Time”(“静默时刻”),即小朋友们都被安排坐在课室的地毯一角,人手一本书quiet reading(安静读书)不许讲话,否则面壁罚站。在家时,我曾不止一次看到女儿把自己的玩具娃娃摆成一排,而她则坐在中间,拿着本书向她的娃娃“学生”有模有样地讲着,间或还探询似地问“懂吗?…‘有什么问题?”最后合上书本说了句“喜欢这本书吗?”……我暗自好笑,不免感慨老师的影响真够深的!

  第六,崇尚自然和户外运动。在加拿大经:常可以看到,一两岁的孩子坐在婴儿车里或象袋鼠一样地被“绑”在爸爸身上,跟随父母在森林里远足,野营。西方孩子崇尚自然的观念真可谓与生俱来,户外运动的习惯乜是从婴幼儿起就被培养,“温室的花朵”这个词似乎并不适合他们。托儿所有规定,冬天气温在零下十度以内,夏天气温在三十度以内,所有孩子每天都必须到户外活动——包括教室外的操场和更远一些的森林公园等。所有父母无一例外地得为孩子备齐所有装备——冬天的棉衣,雪裤,雪靴,雪帽,围巾,手套等,夏天的防晒霜,太阳帽,太阳镜和护趾凉鞋等等。有时侯,冬天冷得让父母都“心寒”,或夏天热得简直恨不能掉进冰箱,可孩子还是会被安排外出。

育儿网广播

《大东方》杂志介绍

《大东方》杂志是月刊,一刊两期。是中国第一本面向精英家庭的高端时尚生活类杂志。它是: ·中国第一家专门报道精英家庭主体(父母和儿童)时装资讯、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媒体 ·中国第一家致力提供儿童心理成长、教育发展建议及权威指南的媒体 ·中国第一家旨在倡导“和谐、优质、时尚、高品位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