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儿”而教

  幼幼班的老师让我写一篇《教子有方》的文章,真的是错爱了,我们对小水的教育是很不成熟的,甚至有些方面可能是错误的,今天只能将我们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写出来与各位家长切磋。

  一、我们自己带教孩子

  小水出生后没有请隔辈人照顾,这就给我们夫妻俩一个如鱼得水的教育空间,可以按照我两的方式进行教育。也应了教育家说的:“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带教”,这也是水儿成长的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家庭是塑造“人”的最好的地方。就像以前的私塾“是一对一”教育的模式一样,可以不断调整教育方法。是一种开放式教育的学校,因为这种教育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当我们与孩子交流时、沟通时可以因她的想法、因她的做法而教,不急不躁。我们深刻认识到:“家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任老师”。我们的水儿在生活中与父母互动,在玩中与父母同乐,渐渐培养孩子懂得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尊老爱幼,为孩子奠基下修身养性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孩子的长处

  在家里,当父母的最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长项短项是什么。可

  以因材施教。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天才,带着他的奇思妙想。当父母的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想象力受到鼓励了吗?他的兴趣受到尊重了吗?他个人的潜能被发现了吗?这一切的责任就在我们父母!

  我们的小水非常喜欢随着音乐跳舞,特别喜欢随着超市、商场卖电器的柜台放出的音乐跳舞,舞姿疯狂而凌乱,但是她舞的很投入,如入无人之境。这时候我真的跟她讲不清楚,这样跳舞是不对的,不好看的,但是,她是快乐的!我只能认可她这种做法。我觉得有想象力总比没有好,也许我们不是一个懂舞蹈的家长,但是我们是尊重孩子兴趣的父母。对我的孩子来讲,她应该有什么样的兴趣是没关系的,关键是她要快乐,快乐才是兴趣的动力,只要她有那种蓬勃向上的自信和那种创造的愿望就行。

  三、永远给孩子的鼓励

  我女儿在幼儿园画的画,经常会画得满天飞花,星月同辉,地上会生长出星星,会生长着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包括台灯、包括云彩,所有这些东西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给她的永远是鼓励,总夸她:“画得真好!”常常为她竖起大拇指,因为这是一个孩子的世界,孩子的世界与大人是不一样的,大人要学会去观察孩子的世界。一个孩子的创造是值得尊敬的事。

  国家图书馆的老馆长任继愈先生的一篇文章中一段话,我记忆犹新。他说:我们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推行标准答案。老师发给小朋友一人一块小圆饼干,小朋友咬一口举起来说,这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月牙。任老说,我如果说这是小船行不行?我如果说这是人剪下来的指甲行不行?我为什么非要说它是月牙呢?所以任老当时说,如果连小孩子,幼儿园就习惯什么叫标准答案,他这一辈子怎么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呢?

  我感到家庭教育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价值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家庭教育跟社会教育形成的平衡系统才能够真正塑造起来一个健全的人。

  我们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使小水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她有爱、有自信、有梦想,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上轻易妥协。一个家庭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的施教,而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教育。

  在我们家,爸爸和妈妈与小水一起成长。大家一起去淘气、大家一起去玩一个游戏、一起唱京韵大鼓、一起去郊游、或者一起完成一次颠覆性的行动。越多这样的DIY行为,越多养成全家一起齐乐融融的行为,享受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成才的过程。

  四、对孩子适度的体罚

  我认为孩子在3-4岁之前是没有是非曲直之分的,对于很多错误甚至是原则性的错误,比如不尊重长辈尤其是祖父母,没有达成愿望就满地打滚等等,必须给他(她)切肤之痛,我笃信的原则是父母是有尺度的朋友,在社会上“朋友有很多”,但是父母就这俩人,他们就得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神圣而不可侵犯,这是我们家孩子必须遵守的,否则就是无父无君的逆子!吃饭是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活动,长者先,幼者后是尊敬长辈的具体表现,记得有一次在小水的姥姥家,姥姥辛苦张罗的一大桌子好菜,家里吃饭的规矩是年纪最长的老人先动筷子,其他人才可以享用美食,而那天我家小水可能是饿了,看到饭菜上桌了,激动的上桌直奔大虾下手,可怜的大虾还没到嘴,就被我们夫妻呵斥住了,在好言相劝无果的前提下,我们本着“当面教子”的原则,适度的使用了武力,好在我家小水重新回到桌子上后见到大虾还是无比亲切的,更可贵的是姥姥和姥爷没有参与和阻止我们管教孩子。这顿饭并没有因为我们管教孩子而大煞风景,小水还学会了让长辈先吃和主动给姥姥、姥爷布菜,和谐和温馨充满了我们整个家庭。

  以上是我们夫妻俩的一些感受和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以借鉴,愿大家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感受生命的力量!

育儿网广播

《吾儿教育》杂志介绍

本杂志集合了中国幼儿在线的精华,风格幽默诙谐,内容益智健康,特别适合家长、老师与孩子共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