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了解家电的安全使用吗?

  当你习惯性而熟练地使用各种生活电器时,是否留意到你身后的孩子,眼中正发出艳羡好奇的光芒呢?孩子总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却更习惯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来探索世界,所以我们更需要在孩子接触到家电使用前,打好家电安全使用的“预防针”!

  家电安全事故的反思

  2013年9月,南昌新建两女童因在家玩耍时,不慎失足跌进洗衣机被绞死。——新闻链接

  虽然造成以上惨剧发生的原因不一而足,但却都反映出许多孩子在电器安全方面的安全意识着实让人担忧。而环境的威胁从来都是防不胜防,但事实却警示我们,更需要重视孩子的家电使用安全教育,提高孩子防范意识,帮助孩子及早养成安全使用的习惯,尽可能降低接触危险的概率。

  而要培养孩子的安全危机意识,首先还是要从认识家电的安全说明开始:

  Step1:读懂电器安全标识,正事用电危险

  品质合格的电器都会使用明确统一的安全标识。而大部分电器的标识都与用电安全有关,所以在安全使用电器前,必须明确用电安全规则。而常见的用电安全标识,可参见下面几种颜色,在和宝宝解释用电安全时,可以让宝宝从颜色和图形上警惕不同程度的用电危险。

  颜色标志常用来标识某处的安全程度,而图形标志会告诫不能接近的危险的区域。根据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五种:

  红色:标识禁止、停止或消防等意思,常用于信号灯、开关按钮,紧急停止等的指示。

  

  黄色:标识有危险的区域。如常见于“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位置。

                                      

  绿色:表示安全的意思,譬如用于表示“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蓝色:提示一些强制执行的行为,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黑色:常用于表示说明、警告等标志或图形,如电路说明的标识。

  

  通过这些常见的安全标识,我们可以看出红色和黄色的标签强调的危险性更高。在家电安全威胁中,对孩子威胁最高的用电安全,在培养用电习惯上更需加倍留心。

  Step2:电器的用电安全习惯要养成

  故事带动孩子学习用电常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在家里的接触范围也逐渐矿长,所以家长需要从小让孩子了解电流的本质,特别在孩子探索环境的时候,主动向孩子介绍电的原理: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电无处不在。打雷时电非常强大,足以劈倒一棵大树;但我们身体上带有的静电,虽然也会让皮肤生痛,却不至于影响性命。而我们家里面的电器,他们运转需要的电压很高,如果处理不当接触到,也会伤害我们的性命。

  教育关键:科学介绍电压伤人的原因,区分导电质物和不导电的物质;从小强调用电习惯,严禁触碰电源插头,不在电插座附近玩、不玩电线、湿手不按开关等规则,让孩子意识到用电危险性,保持安全警惕。

  父母行为作示范榜样

  1. 电器使用完毕习惯拔掉电源插头,防止电线漏电的危害发生,同时可以减少电磁辐射。

  2. 电器故障维修时,需要按照正确处理步骤,先断掉电源,在拆解电器和维修部件。幼年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如果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的习惯,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拆卸维修家电。

  3. 雷雨天不看电视。养成习惯,家庭内在雷雨天都要关掉电视、音响,并拔掉电源插头。

  “关键”家电的安全要点

  洗衣机:儿童锁不虚设

  目前洗衣机的大部分的产品都设置儿童锁的功能,但许多家庭购置有儿童锁功能的洗衣机,却并不会使用。一些认为孩子太小不会碰到洗衣机,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儿童锁的作用。所以,家庭中需养成习惯,在洗衣机工作时打开儿童锁,杜绝孩子的安全隐患。

  电磁炉:无火也会烫伤

  不用明火烹调的电磁炉容易让人们降低对烫伤的危机感。而实际上电磁炉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即使是关闭电源后的短时间内,如果不慎接触到还是会有烫伤的危险。所以家长在使用电磁炉后,需注意及早清洁并放到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散热,再收藏。

  电冰箱:被忽视的电磁影响

  冰箱二十四小时不断电工作,是房间中磁场极高的部分,所以最好将宝宝的活动区域与冰箱的位置区隔开来。另外冰箱的散热效能会直接影响冰箱的工作效率,如果不注意冰箱四周的打扫,容易积聚灰尘,增加冰箱的能耗,增大电磁影响。

  电吹风:小家电也留神

  电吹风在工作功率非常大,因此产生高温能够短时间内烘干头发。而使用后要注意拔掉插头,并整理收藏好,避免让孩子接触当作玩具来玩,容易损害孩子的听觉、也容易烫伤孩子皮肤。

育儿网广播

《母婴世界》杂志介绍

《母婴世界》专为0-3岁宝宝而定制的早教家庭读本,将致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婴幼儿时尚杂志。2009年11月全新改版,资讯更丰富、版面更新颖、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每期除了深入一个主题作全方位探讨外,主推栏目还包括“宝贝计划”、“宝宝食谱”、“孕产课堂”、“妈咪支招”、“大龄妈妈小小儿”、“美丽妈咪”、“多元智能”、“亲子美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