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学——声音的振动游戏

  为什么听到别人大声喊叫,我们会感觉到刺耳、震耳欲聋呢?要解释这个现象,得先说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波,是经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发出后,会向四周传播,并通过介质振动慢慢地传播出去。比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介质是空气;在水中传播的介质就是水。

  声音传播的方式与池塘里涟漪移动的情形很相像,声波会成波状一波接一波传播出去。传播距离越远,声音会越来越小,能量也会越来越弱。因此,如果发出声音的人离你越近,声音能量就越大,耳朵感受到的振动也就越强。

  声音是一种能量

  声音既然是一种能量,那么能量就与声源(即发出声音的人或物体)有关系。声音的高低、粗细、快慢,都会引起不同的振动,所以传到耳朵里的声音就会不同。

  “看见”声音的振动

  声波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周遭物体的振动显现出来。比如,读本中呈现的对着小鼓的小孔喊话,或者用鼓棒在小鼓边缘用力敲,都是看不到声波的振动的,但是通过小鼓舞台上面的小玩偶的转来转去,就可以知道是在喊叫之后引起了空气的振动,振动传递给小舞台,舞台才会带动小玩偶转来转去。

  那么,又该如何了解声波的大小呢?本次实验中就设计了“试试看”的环节:用嘴巴直接贴近小孔喊话或者用小喇叭对着小孔喊叫,喊叫时声音的高低、长短对小玩偶转来转去的快慢有没有影响呢?小朋友们可以通过一次次的尝试,然后得出结果。

  声波的轨迹

  同样的例子,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把盐撒到紧绷着气球皮的大碗上面,然后对着大碗表面大声吼叫,气球皮面上就会出现美丽的图案。这是由于吼叫声的振动,引起气球皮产生了振动,气球皮振动又带动盐颗粒振动,因而出现了美丽的图案。只要改变声音的高低或者换一个人来发出声音,就会因为发声的振动快慢或高低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图案。

  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声音,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有听觉,妈妈的声音和爸爸的声音对还未出生的孩子的刺激也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科学来源于生活,只要你处处留心,经常和孩子玩动手操作的游戏,相信你的孩子会爱上科学的。

育儿网广播

《科学小超人》杂志介绍

杂志内容与孩子日常生活密切关联,通过故事、游戏、科学实验等孩子感兴趣的形式,让孩子高高兴兴地与科学做朋友,自己动手学科学,提前接触数理化,并拥有良好的观察力、感知力、操作动手能力,为每个家庭培养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