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关节痛的中医防治

  产后关节痛是指妇女在产后出现肢体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的病症,民间称为产后风、产后痹、产后身痛、产后痛风、产后中风等,是产后常见病,严重损害妇女身心健康。
  中医对于该病的认识,早在唐代《经效产宝》中就有论述,指出“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弱不遂”。 究其病因,《太平圣惠方•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中载:“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风气入于经络,夹寒则挛急也”。《傅青主女科》云:“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
  妇女在妊娠期间,部分气血濡养胞胎,而四肢百骸、关节、肌肤等的气血处于不足或空虚状态。瓜熟蒂落后,气血受损,关节、肌肉及筋脉失荣,则疼痛、酸楚、麻木等症随之出现。妇女产后,阴阳失和、正气亏虚、阳气卫外不固、腠理空疏、正虚邪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如产后过早接触冷水、睡卧吹风、居住潮湿等),停留皮肤、经络、筋脉之间,久而久之外邪瘀积留滞,或积聚在关节,或流走于肌肤筋脉之间,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不仁、游走不定、且随气候变化、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加重。
  结合文献和临床,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内因为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筋脉失养、脏腑虚损,外因则是劳累过度、风寒湿邪侵袭肌肤经络。临床治疗,多采用解热镇痛药,但效果不甚满意,且副作用大;尤其对于哺乳期妇女该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根据中医辩证,临床常见以下证型:
1 气血亏虚
  症见全身疼痛、麻木、肢体酸楚、怕冷、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唇白、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无力。治拟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独活、当归、鸡血藤、生姜、大枣等。
2 肾精不足
  症见腰痛绵绵、腰膝酸痛、四肢骨节疼痛、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弱。治拟补肾通络,独活寄生汤化裁,处方为熟地、白芍、补骨脂、牛膝、当归、菟丝子、巴戟天、秦艽、威灵仙、桑寄生等。
3 瘀血阻滞
  症见产后周身疼痛、按之更甚、伴小腹疼痛、恶露不下或排出不畅,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涩。治拟活血化瘀止痛,采用身痛逐瘀汤化裁,方药用熟地、白芍、当归、秦艽、威灵仙、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羌活等。
  另外产后体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临床常见的风邪偏胜者表现为痛无定处;寒邪独盛者则疼痛剧烈、犹如针刺、得热则舒;湿邪偏盛者表现为肢体肿胀、麻木重着;可酌情加入祛风、散寒、除湿之品。
  如果能配合使用中药熏蒸等,治疗效果会更好。中药熏蒸的方药如下:红花、杜仲 、肉桂、防风、羌活各20克,鸡血藤、伸筋草各30克,乳香、没药各15克水煎后熏蒸。
  同时在日常保健上,产妇在产时和产后除要注意避风保暖外,也可适时服用生姜羊肉汤,生姜猪蹄汤以温行经脉、祛风散寒。临床观察服用后不仅可以减少产后关节痛的发生、而且可以使恶露排出顺畅、促进乳汁分泌。
  另外由于保健意识不强,人工流产、引产后感受风湿寒邪,引发关节疼痛,也属于产后关节痛的范围,其防治也可参照此辩证。


专家简介:张华军,女,博士,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和妇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育儿网广播

《时尚宝贝》杂志介绍

《时尚宝贝》杂志以孕及0—6岁婴幼儿的年轻父母为阅读对象,向目标读者全方位提供与孕及婴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孕产健康、宝宝养育、早期教育、时尚消费等内容和资讯,帮助即将为人父母和初为人父母的人群解决最实际的生活困惑,顺利度过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