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从按摩开始

  能不能不打针、不吃药、无副作用地增强小朋友的抵抗力,起到保健强身治小病的功效。很简单,每天跟着我们的中医师对宝宝进行按摩就可以做到了,现在就开始“葵花点穴手”吧!
 
  小儿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特点。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5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推拿的作用最为显著。经常为宝宝做保健推拿,能宝宝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方法。
 
  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操作:①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如图1)。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②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③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如图2)。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④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如图3)。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做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组成: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肾顶100~500次。
  操作:①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②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如图4)。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③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如图5)(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④肾顶,即小指顶端(如图6)。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通便四大手法:
  组成:揉天枢50~100次、摩腹5分钟、推下七节骨100~300次、揉龟尾100~300次。
  操作:①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如图7)。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②摩腹(同上)。
  ③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如图8)。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④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如图9)。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治外感四法:
  组成:开天门30~50次,推坎宫30~50次,运太阳30~50次,揉耳后高骨30~50次。
  操作:①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如图10)。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②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如图11)。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③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如图12)。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④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如图 13)。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时可用,次数不定,高热者每日可行2次。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发汗、退热之功。

育儿网广播

《母婴世界》杂志介绍

《母婴世界》专为0-3岁宝宝而定制的早教家庭读本,将致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婴幼儿时尚杂志。2009年11月全新改版,资讯更丰富、版面更新颖、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每期除了深入一个主题作全方位探讨外,主推栏目还包括“宝贝计划”、“宝宝食谱”、“孕产课堂”、“妈咪支招”、“大龄妈妈小小儿”、“美丽妈咪”、“多元智能”、“亲子美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