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好榜样!

  【美国传真】

  “狼爸”对话“虎妈”,“鹰式教育”叫板应试教育,雾里看花,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却总是看不清楚。

  看人家父母教孩子sosuccessful,经验能否复制?难!可以确定的是,有着良好言行举止的父母,才是孩子的好榜样。与其纠结如何教好孩子,不如好好经营自己。

  一个人的成功,是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内在因素的综合效应,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家庭中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非但没有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小天使”,时不时地还以“小恶魔”的形象出现时,父母需要做的是,及时反思一下自己,还有自己平时采取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看法对孩子有着重大影响

  别看孩子小,父母对他的看法,即使不表达出来,他也完全可以感受到。想知道父母对孩子的看法有多重要,就让我们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

  爸爸在修理凳子,我走过去看了看,问:“我可以帮你吗?”爸爸头也不抬地说:“你干吗不去看电视呢?”可我还是想留下来,捡起地上的铁钉递给爸爸,“别在这儿捣乱,自己去那儿玩!”“哦。”我悻悻地独自走开。

  当我看见妈妈在玩拼图,很好奇地走过去也想玩:“我可以帮你吗?”“当然!拿把小凳子来坐这儿!”我看见有一块花朵,往右下角的位置一放,不行。“哦,差一点儿,带直边的,再往边上试试!”成功了!

  有时候,别人的一个字、一个脸色、一种语气,就足以让你感觉到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

  你可以感觉到,孩子同样可以。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哦!以上两个例子中,父母并没有明说,但孩子却可以在几秒钟内就能知道父母是怎么看待他的,他在父母眼中的样子是“迟钝的”or“聪明的”,“低能力的”or“有能力的”。这几秒钟再加上每天接触的数小时,父母的看法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关乎孩子的感受,更有关孩子接下来的行为。

  试想,当父母(或别人)觉得你很“迟钝”,你有没有觉得自信心开始消退?当别人觉得你的存在是多余时,你是否感到必须捍卫自己才不至于被晾到一边?而当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可爱的、有能力的人时,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做起事来能力十足呢?即使会出错,是不是愿意再试一次呢?

  “坏孩子”的标签是怎么给贴上去的?

  语言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这孩子真是“捣蛋鬼”、“犟小子”、“两面派”甚至“谎话精”,当我们在评述自家或人家的孩子时,起初的确是很无心的,但话一旦出口,配上自然流露的表情,“标签”就如此轻易地给贴上去了。

  戴维出生的时候,妈妈清楚地记得5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护士在他背后拍了一巴掌,没反应。妈妈吓坏了,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护士说:“这个小家伙真是个犟小子。”(一个刚出生不到半分钟的婴儿已经被贴上“犟小子”的标签)依然没反应。又过了一会儿,刺耳尖叫传来,他终于哭出声了。

  当天晚上,妈妈心里嘀咕:“儿子真的会是犟小子吗?”不过等他们出院回到家,妈妈已经不把护士的话放在心上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当戴维哭个不停时,每当他固执地不肯尝试新食物时,每当他不肯睡午觉时,每当他扒着车门不肯上车去幼儿园时,妈妈脑海中就会闪过一个念头:那个护士说对了,他是个犟小子。

  戴维的妈妈应该清楚地知道,随意给孩子角色定位(即“贴标签”)是不对的,不良的心理暗示会有预期成真的危险,有些语言说得多了,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你老是说某个孩子学东西慢,日久天长,孩子自己也会认为,他学东西很慢。

  如果你老是觉得某个孩子淘气,孩子早晚会做给你看,他有多淘气。

  由此可见,我们应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给孩子贴上“标签”。

  为孩子树立看得到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父母,也是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自然的“模仿期”。幼年时候的他,会不自觉地模仿爸爸或妈妈的语言、动作,乃至待人接物的方式。我们认为,对孩子而言,父亲或母亲得体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指引。

  为人父母,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自己就要首先做出来给孩子看。

  (配以下插图)

   

  Hotline读者热线

  Q:在养育孩子时,爸爸与妈妈要怎样配合,才比较好?

  A:养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父母之间事先要有一些分工,对孩子的教育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妈妈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在生活细节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爸爸更有威严感,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对孩子在学习上提出更多严格的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遵守规则,自觉地安排学习、玩耍的时间。当然,你们也可以是慈父严母的组合,这要根据父母的职业、个性特点等具体情况而定。

育儿网广播

《Enbaby恩比育儿》杂志介绍

《Enbaby恩比育儿》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针对孕妈妈及0~3岁婴幼儿父母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公开发行的一本母婴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