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人不和,孩子最受伤?

  孩子是我们努力改善与老人关系的最大动力之一。我们希望给孩子做出与长辈相处的好示范,希望营造一份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在,并浸染在特有的三代同堂的温暖中。可是当这完美一幕一时无法实现,与老人或吵闹或冷漠的关系,对孩子究竟有哪些不利?妈妈又当如何应对?

   担心1我们和老人关系不好,对孩子是不是有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亲人的矛盾关系,会让孩子内心恐惧、纠结,以致太容易累积情绪。要看孩子和老人的关系。当孩子主要由老人养育,和老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那么两代人关系不好,的确不利于孩子成长。

  有一个小案例很能说明孩子的典型心理。一个4岁孩子,家里奶奶和妈妈关系特别糟糕。孩子主要奶奶养,而奶奶也是家中权力最大的那个。慢慢地孩子开始有奇怪表现:奶奶不在,只有妈妈在家时,孩子跟妈妈很好。只要奶奶一回家,孩子立刻疏远妈妈,不跟妈妈说话,也不跟妈妈笑,像变了一个人。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发现奶奶在家最有权力,如果跟妈妈好,奶奶看到会不高兴。而讨好奶奶可能会保护到妈妈。再到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出现撞墙壁或者尖尖东西的行为,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这表明孩子内心的情绪已经满到无法处理,痛苦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很极端的例子,但是几乎所有孩子在看到自己非常亲的人之间有矛盾时,都会有恐惧和纠结。跟爸妈好,怕老人不高兴,跟老人好,怕爸妈不高兴。时间一长孩子会有很多情绪,因为当老人和爸妈都在时,他总要去做决定:支持谁?这对孩子是很大的难题,可能会造成对双方的过度讨好,或者情绪积累太多,只能用攻击行为这样激烈的方式表达情绪。

  除了长期功课——学习与老人更好相处外,想缓解这个问题妈妈可以:

  1.平时不在孩子面前说老人的不是。尽量解释,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有一些矛盾,但这和你没关系,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一样爱你。

  2.留意自己的情绪,即使要和老人沟通一些问题,也不要在自己有情绪时。情绪处理完,有事说事。情绪失控时和老人发生冲突,会让孩子更加害怕。

  3.如果情绪已经失控,并且吵闹很厉害,孩子一定会害怕。我们可以在事后跟孩子谈,问孩子的感受:“你看见妈妈吵架,是不是很害怕?”只要可以表达出来,恐惧情绪就已经释放了很多。我们也可以跟孩子反省:“下次妈妈会先处理好情绪,再跟爷爷奶奶说话。”

   担心2今天我们和老人处不好,未来孩子和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会同样糟糕?

  未必!但要尽量学着示范好的相处方式。

  首先,和老人关系不好,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示范。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当我面对一个不喜欢的人,尤其是很亲近的人时,该怎么办?

  心理学讲,真正让我们成长的都是亲密关系。跟爸妈的关系出问题、跟丈夫关系出问题、跟孩子关系出问题,都会逼我们成长,因为没办法,我们必须和他们相处。

  有一些老人会要求过度,不管对的、不对的,全要你听,除非听话,不然就不让你好过。但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听,所以要学习的是:用一种不卑不亢、不指责也不讨好的态度划出自己的界限。可以做的,痛快去做。不可以做的,好好说“不行!”

  不要因为老人界限不清,管太多,我们就对老人冷漠或者指责。冷漠是因为害怕老人要求过度而自己又不敢说不,不得已的逃避。指责也是因为我们力量太弱,才用貌似强势的方式拒绝老人。内心真正有力量的人,把自己的意思简单说清楚就可以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应该示范给孩子,当对方过分,即使对方是自己父母,我们做不到或者不喜欢做的,都要表态。但不用冷漠、指责这样不好的方式,坚持用平静的态度讲了又讲,直到对方真的听明白为止。

  这对孩子是很好的示范,我们既不用担心孩子将来对我们冷漠或者指责,他又可以学习到最恰当说“不”的方式,不论他面对的是谁。

  其实,妈妈不用过度担心将来与孩子的关系,今天我们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示范,即使短时间内学不会,也不意味着将来和孩子的关系一定同样糟糕。我们今天和老人的关系,和我们未来与孩子的关系,是两段不同的关系,关系的质量不会简单地“遗传”。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中积累了太多过往的问题,当我们现在重新开始,用正确的方法确保和孩子的关系进入良性循环,这才是我们未来与孩子关系品质的最有力保障。

  担心3在养育孩子的许多问题上,我们和老人无法一致,甚至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都相差甚远。这种不一致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吗?

  关系永远比规条重要。如果为了一致而破坏关系,不如放弃一致。

  基本来说,当我们选择把孩子交给老人时,就要做好准备:当孩子跟老人在一起时,跟着老人的规矩来。这好像我们把孩子送去一所学校,就等于认同这所学校的规则,而不能在享受这所学校好处的同时,却不跟随它的规则。不然,如果觉得学校实在太严格,就换另一所,而不能跑去跟学校理论说:“你们学校为什么不能……”老人也是同样,如果交给老人,就要照老人的规矩来,而不是跟他争辩怎么做才对。

  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好比孩子放学了。在学校要遵守严格的规条,但回到家可以有另一套规矩。所以,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也可以有“妈妈的规则”。

  孩子并不会因此而混乱,他们天生知道,妈妈和奶奶不一样,所以两个人的规矩也不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时跟着妈妈来,和老人在一起时跟着老人来,孩子一点不会搞错。而且,我们都希望孩子明白,任何规则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去到学校严格,回到家里放松,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弹性的方式。

  最关键的一点是:关系永远比规条重要。如果你能说服自己完全跟随老人的规则,那当然没问题。但如果你希望老人去改变,通过学习变得跟我们观念一致,那么一般关系都好不了。期待改变,意味着对老人不放心、不满意,老人一定能感觉到。

  妈妈最大的担心可能是,老人的规则或做法会对孩子身心不利。其实,只要妈妈做到,自己成为孩子最亲、最在乎的人,那么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这时,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孩子会照着我们最期待、最认可的方式发展。也就是说,保证成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这就是最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了!其他具体的事情该怎么做?听谁的?根本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情,不值得争辩和纠结。

   内容来源:《我和宝贝》杂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和宝贝》杂志2013年10月刊。

育儿网广播

《我和宝贝》杂志介绍

  《我和宝贝》是来自于欧洲的知名、权威母婴杂志,在欧洲已经有着三十年的孕期及0-3岁婴幼儿市场经验。   汇聚七个不同语言版本的母婴杂志内容精华,《我和宝贝》杂志于2011年11月震撼上市。致力于为中国的准妈妈、新妈妈提供全方位孕产及育儿的知识精华和前言资讯,努力并期望通过亲切的时尚、专业的帮助、精致的实用内容,与“我”和“宝贝”共同学会爱,享受成长!   《我和宝贝》积极倡导:   陪伴成长,只要努力就可以做更好的妈妈   轻时尚,不必勉强也能有更好的生活   精致的实用亲切的时尚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