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访谈——阅读的力量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无数小眼睛”——聊亲子阅读,就会想到这样的场景,天真的孩子在妈妈的怀里一颗一颗地数天上的星星,孩子们慢慢长大,但许多年许多年后,那夜的星光依然会在他们心里闪耀……就像阅读,在幼小的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

  “我第一次看到绘本就被它吸引了,那时候日本自己的绘本也很少,有一些欧美国家翻译的,我很喜欢。当时日本有‘世界绘本展’这样的书展,很多世界经典的绘本展出,虽然都是进口的书,很贵,但我还是特别想买回家收藏,每次展会,我把零花钱都用来买绘本,虽然那时还小看不懂英文,就欣赏图画、猜故事,后来有了翻译本,发现有些故事猜得完全不一样,非常有意思。”——石川郁子 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蒲蒲兰”注定跟中国文化有特殊的渊源,总经理石川郁子小姐有多年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她将中国的当代艺术介绍的日本。而少有人知道的是,一直喜欢绘本的石川小姐,当年看到中国有好听的民间故事,也有优秀的画家,就曾尝试制作中国原创的绘本,但在完全没有绘本文化的土壤中,这个尝试最终失败了。直到1995年,现任白杨社的社长到中国参加书展,萌发了开展绘本业务的计划,2000年“蒲蒲兰”正式开始筹备,不仅立足引进日本和欧美的绘本,同时还要发展中国原创的绘本。石川小姐的爱好和愿望终于在这里达成一致,她说,“对我来说,能把自己的爱好和在中国工作的经验结合起来,做绘本的事业,很开心。”

  Super-mo的提问

  日本的儿童阅读情况是怎样的?
  在日本,绘本的图书形式和亲子阅读的理念差不多同时产生,最初多是海外翻译的绘本,在引进和翻译的同时,日本有一些绘本界的老师,开始重视和提倡亲子阅读,所以日本的亲子阅读比国外发展得更丰富、更完善,这可能跟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读书有关。

  还有个原因跟中国类似,过去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年轻妈妈开始独自照顾宝宝,没有了老人的经验支持,年轻妈妈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交流,这时候有了亲子阅读的支持,“放心吧,你还有绘本这样的形式,你可以跟孩子一起读书啊?”——跟孩子一起读书的确是很好的方法,让妈妈不再紧张,孩子也能愉快地感受到妈妈的爱。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阅读?
  ——阅读不一定是读文字
  阅读的概念里面有很多元素,包括听的,看的,也是阅读体验。对宝宝来说,他们的阅读应该更广泛一些,感受也更加丰富,妈妈跟孩子一起阅读,即使不识字的宝宝,也能一边看图,一边听妈妈的声音,通过他的听觉、视觉、触觉等五官来接受新的世界,这也是阅读。

  阅读对宝宝有什么帮助?
  ——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和开阔的视野
  宝宝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书里有大海,有森林,有很多他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图画书的故事和构图虽然简单,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的,在阅读时,孩子通过颜色、构图、故事情节,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还有一些生活上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生活习惯,都能够通过阅读的美好感受,快乐地传达给孩子。

  怎么理解亲子阅读?
  ——妈妈对宝宝的爱和宝宝对妈妈的爱,在同一个空间中体现
  宝宝最爱的是谁?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最爱的人跟他一块看得东西,他很快就会喜欢,如果妈妈不喜欢看书的话,怎么说孩子也不会喜欢的。亲子阅读,是孩子看书的同时,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妈妈的保护,家长也同时了解到孩子的兴趣,知道到他在怎么想,他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大脑的发展,是多个感官同时接受刺激的造就的,亲子阅读中不同的感官体验同时丰富孩子的思维:听到声音、看到图画、感受故事和妈妈的爱……大脑的健康发展,情感上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开阔的认知,会增强孩子的幸福感受。
 
认字先还是阅读先?
  ——阅读让孩子爱书,是快乐的生活体验
  阅读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的生活体验,如果父母只抱有认字——读书,这样简单的目的,那么孩子不一定能真正爱书,如果看书不能让他获得快乐的体验,只是机械地读字,再优美的文学作品,都不能打动他。就像吃饭,愁眉苦脸地吃还是开心地吃,营养吸收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都说书是精神上的食量,只要给他就可以吗,不是,怎么吃是关键。

  亲子阅读是必须的吗?
  ——享受阅读,不要完成任务
  在阅读中,妈妈的心态不要觉得是在教孩子,其实就是妈妈和孩子一起玩,一起享受。亲子阅读没有特别固定的做法,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自己喜欢看书,愿意跟孩子一起读书。至于读书的形式,一天1本也行,2本也行,如果妈妈自己非常累,今天不想读就不读,不要勉强,自己的兴趣很重要,快乐和烦躁都会传递给孩子,不要把阅读当做任务来完成,更不应该成为负担。

  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智力吗?
  ——阅读获得的情感体验
  小时候,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还有感情丰富的快乐体验,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过幸福的生活,只有聪明就能幸福吗?
  以前大家都追求高智商,希望IQ越高越好,如果一个高智商的人却缺乏对别人的关爱,缺少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也不能感受到幸福。情商和智商不同,阅读可以让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让他的人生可以变得更开阔,这是EQ的指标。

  阅读VS电视
  开阔孩子的视野还有电视呀,电视有丰富的色彩,有声音又有动画,不是更直观吗?

  我并不否定电视,不过这种刺激性太多太快的话,对婴幼儿感官的健康成长是有损失的。其实孩子能接受的东西很少,妈妈们希望把很多东西都一起塞给孩子,孩子真的接受不了。

  阅读看起来是很慢,甚至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但对孩子的感官和大脑的发育来说,是最适合的。看电视的时候孩子是在被动地接受,因为它太快了,来不及想也来不及反应,而图书可以用自己适合的速度,慢慢看,慢慢想,喜欢的可以反复看,看多看少都由自己控制,人完全是主动的吸收和思考,也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选书和读书
  孩子已经长大了,但还要看小年龄的书,可以吗?
  ——还是有孩子需要的东西

  孩子特别小的话,信息量不要太多,色彩要明快,就算单纯的东西也没有关系,但制作必须精致,孩子大些了,选书就要注意故事情节不要太做作,并且妈妈自己的喜欢也很重要。

  有的孩子5岁了还要2岁看的书,妈妈会说,“你都长大了,这是小孩子看的……”不要这样,实际上孩子还是能看到他需要的东西,你可能看不到,这方面孩子比妈妈更聪明,不要剥夺孩子的喜好和选择。

  所以很多好书不一定所有孩子都喜欢,如果孩子不接受就不要勉强,可以选择别的东西,或者过一段再给他看,也许他会喜欢,不要着急。

  为什么有些书已经读过很多遍,孩子都会背了,还是要求重复读呢?
  ——孩子心理上安全感的需要

  孩子接触的世界比较小,他们对世界有很多不安的心理,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孩子不断要求读同一本书,或者重复同样的读书的方式,他的心理其实是“哦,今天我的世界还是跟昨天一样,还是跟昨天一样是安全的”——这就是孩子的心理,“噢,这个世界还是那样,放心了。”而且,这个安全感是谁给的?是妈妈给的,他最信任的人给的,不要说“妈妈很忙你自己看”,他需要跟妈妈一块享受我的世界的快乐,这个很重要。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小学4年级还在班里弄了个小图书馆,把同学家里的书拿来做交换。在国外念书时,有机会就去图书馆、逛书店,接触了很多国外的儿童歌曲和儿童书,觉得特别好玩,后来在西方幼儿园工作了的一年,那儿的书都差不多读完了。虽然国外的很多观念跟中国有很大差别,但阅读的实践和方法都是相通的,在小橡树幼儿园,我们也有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室,为孩子们创造自由阅读的环境。”——王甘  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园长 亲子阅读推广人

  王甘是个爱书的人,从小就爱看书,跟别人不同的是,多年来儿童书和亲子阅读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所有跟儿童有关的书她都有涉猎。小橡树幼儿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小图书馆藏书的丰富和开放式的借阅,却是没几家幼儿园能比的。这也体现了她对图书的理解,平等、自由、不刻意、不强求,虽热爱但又理性。她说,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来这儿看看书、翻翻书、借本回家或者随便聊聊,这就是我们对书的需要。为了帮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儿童阅读,回答阅读的问题,她编写了《0-8岁宝宝阅读计划》,初衷的话,就是一个爱书、并且在书中获得快乐的人,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乐趣和帮助。

  Super-mo的访问

  现在给小宝宝看的书,国外的图画书基本上是首选,国内原创的似乎非常不足?

  对,毕竟国外做了这么多年,中国图画书领域多年来基本上是空白,现在刚起步,肯定会需要一个阶段,国外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我们是需要学习的,然后你才知道从哪里去做。就作者而言,国外的图画书的作者素质都很高,他们对儿童心理的把握非常准确,很多作者又写又画。我前两天在看《贝贝熊》作者的自传,他们自己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就写下来画出来,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故事从简单到复杂,所有关于孩子的问题都成了作品的素材。后来她们的孩子长大了,就跟他们一起写了。这在国内是不多见,不过别着急,我们需要一点时间。

  阅读是什么?
  ——是你跟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孩子爱书,希望他们喜欢阅读,但并不是说阅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对0~3岁的宝宝而言,与其说阅读本身重要,不如说是父母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才是重点,有的家长就很喜欢带孩子去打球或者做户外运动,这也很好。
  有些人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读书,在阅读当中得到很多乐趣,他又很希望跟孩子一起来分享,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跟孩子有了共同的经历,一起交流,在情感和思想上有一些共同语言,获得的美好情感体验,这是我认为阅读很重要的原因。

  《0-8岁宝宝的阅读计划》
  ——建立基本的阅读指导概念体系和阅读方法
  在国外成熟的阅读经验中,一套条理清晰的阅读指导概念体系是必须的,你只要研究明白分类体系,就能非常快速地找到你需要的书。现在书籍越来越多,而我们却缺乏条理清晰的指导,多数父母困惑于想给孩子买书,却不知从何下手。他们关于阅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怎么给孩子选书,或者买了书回去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读。所以,我写这本书基于自己多年对儿童书的了解,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尝试建立一个明确的阅读概念体系,解决大部分家长关于“怎么选书”和“怎么读书”的问题。

  怎么选?
  ——首先,你需要一个清晰的概念体系
  不一定别人说的“好书”就一定适合你的孩子,我们认识的宝宝不断在成长,他们的理解和认知都有明显的年龄和个性差别,所以,好书也要恰逢一个好的时机,对应孩子的年龄和他们的个性喜好。
  宝宝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能同时接受太多的东西,所以选对书是建立阅读兴趣的第一步。选书,你首先需要一个概念体系,了解儿童书的分类是怎样的,不同年龄段大概合适哪些书,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挑选。《0-8岁宝宝的阅读计划》中,对各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做了分类,后面例举了阅读的清单,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怎么读?
  ——不同年龄孩子的读书方式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如果你不了解他对什么感兴趣,怎么互动比较有效,阅读也会变成一种负担。比如给2岁多的孩子读很长的故事,显然是不合适的,或者读的时候不停地考验她,不断提问,孩子对阅读的期待也会降低。你用什么方式跟他一起来阅读,有些基本的规律存在。

  选书的问题
  选书,听孩子的,还是听父母的?
  ——孩子也需要慢慢培养自己的选书品味
  有的时候,我们对阅读有自己的趣味,也有自己的品味,这是建立在多年阅读经验基础志上,孩子也需要有这个过程,他需要看很多才能建立自己的品味,我们可以跟他交流,但不能嘲笑甚至粗暴地拒绝他的选择。
只有他看得多了,视野广了,有了自己的比较和喜爱,也就拥有了自己的品味。孩子小的时候,会容易跟别人认同,慢慢的,他会突破这个阶段判断力慢慢增强,他会有自己的选择。

  只要孩子喜欢的,就全都买来吗?
  ——你需要判断他的喜欢是从哪儿来的
  有些孩子从小就对某类东西感兴趣,比如喜欢小虫子,他就喜欢去抓去玩,这是天性中的某些爱好。但有些喜欢,其实电视媒体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打开电视就能看到,周围的孩子也在不断地讨论,甚至有些动画片、书籍是跟着产品来的,比如爆丸,小朋友都在收集,这些都在强制性地让孩子被动地喜欢。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分析孩子的喜欢,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我要不要对他的喜欢做一些贡献?如果你跟他的交流很多,你也能培养他的喜欢。

  阅读的力量
  作父母是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阅读时一个很重要的亲子沟通的方式
  亲子阅读必须的两个条件是:有一本书,和,你跟孩子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共同花时间,你读孩子听,有时候孩子会固执地要  求你不断重复某个情节,这些方式都是他跟你的互动,你观察不同阶段的孩子,他的表情,他的反应,“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好像很喜欢这个情节哦”……这些反馈和思考,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
  我们知道,孩子终究会长大的,终有一天他会不需要坐在你的怀里让你读书给他,那么现在这样做是为什么呢?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最终要建立的是跟孩子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从一开始,在阅读中学会了彼此的了信任和了解,情绪的共同体验,这点上,如果你还不知道怎样做,那么就从阅读开始吧。

  糟糕的状况
  ——缺少思考,求救专家
  我们的爸爸妈妈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模式:当孩子出现一些情况的时候,唯一的办法似乎就是求救专家。一直以来,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如果有问题你就去找权威,权威有对问题一切的解答的答案,这个是很糟糕的思维模式。
  做父母,首先你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这个判断从哪儿来?首先你能从学习和阅读中来。对孩子,我们会说亲子阅读建立融洽的关系,但最终希望是孩子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拥有一生的阅读爱好。而对父母自身,你也需要阅读,通过阅读,建立你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如果求救权威就能解决你的一切问题,那就太简单了,事实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智慧。

  “推广儿童书,只是因为喜欢,你喜欢了,你就觉得这个地方该有一些树,去种就好了,不用考虑这些树将来归谁。我们经常把树种出来,别人来摘了果子,但是没关系,我们只是觉得这个地方该有树,这些孩子该有书读,做就好了,做得自己高兴就行,而且顺便给自己和孩子读了书,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阿甲 红泥巴网站长 图画书阅读推广人

  说起红泥巴网,喜欢童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不过2000年红泥巴初创的模式定位在8~15岁儿童的网络社区,后来遭遇风险投资撤出,本应关闭的网站,因书虫阿甲和萝卜探长对儿童书的喜爱,加上“觉得孩子这块很好玩”,就决定“干脆把准备退休后干的事情,提前干了”。这样,在还没有多少图画书的2002年,红泥巴转型做“儿童阅读推广”和“儿童图书销售”,这么些年,居然就挺过了互联网的泡沫,迎来了图画书的春天。

  Super-mo的提问

  现在的图画书市场已经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吗?
  如果要我评价的话,的确,从2002年书店里找不出几本图画书,到现在多得来不及读,图画书在数量上绝对有了一个很大的增长,但另一面,我们的阅读状态真的就发生了飞跃式的提高吗?不见得,我只觉得太闹了,我们还是需要去安静地读读书吧。
上个月我去了一个相对有点偏僻的小镇,在那里的幼儿园看到有一面墙全是图画书,当时非常惊讶,但是在跟家长聊了之后,你发现——其实变化并不大。我们现在更多地在乎要把它铺满了墙,而没有翻开书跟孩子一起大声朗读,这就是闹,一方面走的太快,另一方面又走得太慢。
  就好像种树不难,但能不能让这些树存活,进而改变环境和气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现在更应该坐下来,好好给孩子读几本书。

  ——阅读不等于读文字
  阅读不仅是读文字,看图也是一种阅读,听来的声音也是阅读,宝宝坐在妈妈的身上,听着妈妈的声音看着图画,他也在阅读。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阅读离不开妈妈的陪伴,不是说一定要给孩子读多少本书,妈妈本身的兴趣最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跟孩子一起分享了一起体验了,这就是亲子阅读的价值之一。我建议妈妈找那些孩子特别喜欢,而且你自己特别喜欢的书读,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孩子太平了,你也太平了。

  ——阅读不一定是读图画书
  阅读更多的是反馈到一种情绪情感,我们小时候也没有图画书,但我们也成长得也不错,所以没有图画书你一样可以读得非常愉快。安徒生就不是读图画书长大的,他小时候的阅读体验主要是老人们讲的民间故事,还有他的爸爸,一个退伍的鞋匠,反反复复给他讲很多故事。所以,重要的不是要不要读图画书,重要的是要不要跟他一起分享这个非常美的心理体验。

  您女儿跟红泥巴一起成长,你的阅读经历是……
  从小就给女儿读书
  几乎就从女儿出生开始,我就给她读点什么了,当时想读点有韵律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儿歌,也不好意思唱歌,发现唐诗的韵律特别好,就念给他听。到那儿两三个月的时候,她对唐诗就有很明显的反映,6个月的时候,都能跟着长诗用脚打拍子,很好玩,后来不断买书不断读书。
  刚开始做童书和阅读推广的时候,我就接触了最初的《朗读手册》,在北京图书馆借了本英文版的,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个时候发现,哦,原来我作对了。
  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坚定地告诉大家:给孩子读书吧,从0岁开始,至少读到小学毕业,除非他跟你说,不要读了。

  选书经验需要积累
  学费一定是要交的,我们都是过来人,经验也是需要积累的,即使是再好的专家也是交了很多学费的。女儿2岁的时候,我当时就找到了《彼得•潘》的改写本给她读,现在我都不会建议给2岁的孩子读这么多文字的书,但她也听得很开心。我现在也在反思,其实真正打动她的不是那本书,而是我们这些傻傻的爸爸妈妈,和傻傻的热情,然后我们就被打动了,也打动了孩子。

  现在有了这么多书之后,我们一方面要变得稍微聪明一点去选择那些合适的书读,另一方面还得变得傻一点,不要总去问为什么,读了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什么,读了那本书可以帮什么,是不是能多识字还是变得聪明,读书就是读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善于学习,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好书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孩子,书和人之间也是有某种关联的,就是缘分。你一定要了解孩子,也得了解这个书。所以书是一种不能强求得,书也是你心灵的东西,每个孩子的成长也有这个过程,它恰巧对这个感兴趣,你就拿给他打动他,所以那些童书尤其是0~3岁孩子们喜欢的童书作者特别了不起,他们对孩子的心理拿捏的非常准确。

  阅读为了学习好?
  我们不反对,这个公用肯定是有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喜欢阅读更是一种本能的需要,真正会学习的人他是爱学习的。阅读也是一样,喜欢的人就需要这个,看书的人其实看的是自己的内心。给孩子读书就是帮助这一代的人保留一点内心的比较敏感的一种生活趣味,这 很难得。

  阅读还是电视?
  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交流方式正在被电子的方式破坏,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基本上在家各做各的事,各自面对一个电视、电脑或者游戏机。电子产品很神通,但有一件事情做不了,就是跟人很有体温的交流,感受到对方的接触,尤其是婴幼儿,电视节目再精彩都比不上妈妈的怀抱,不能给你安全感,为什么妈妈讲的故事永远是最好听的,因为是可以抱着她的,当然取决于你的阅读过程是很愉快的,不是说读完这本书你要认3个字。

  阅读的力量?
某称程度上,我们能够成为今天这样的人,有很多因素造就了你,取决于你的选择,作为一个读书人,我选择了书来造就我的一部分,我肯定有烦恼,能够帮我走出这个烦恼的就是书,读书帮你克服内心的纠结,给你力量,真正的学习是不断地寻找答案,阅读是通道和方式之一,您能从阅读中间享受乐趣,了解自己,解决问题。

  推荐的书
  《朗读手册——大声给孩子读书吧》
  开始做童书和阅读推广的时候,我就接触了最初的《朗读手册》,在北京图书馆借了本英文版的,这个书一直在更新版本。最初就是一个父亲写的给孩子阅读的的体会,更多的是读书人的热情。充满了激情,我特别喜欢,还翻译了,放在网上。是一本必读书,对我的影响很大。

  《朗读手册》
  为百万畅销书之一,是一部教育经典。该书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如果您为人父母,该书涉及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问题,让您总能找到为您孩子量身定做的那一部分。每天拿出一刻钟,与孩子共读,孩子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吧!(采访•文/文静 )

育儿网广播

《完美妈咪》杂志介绍

《完美妈咪》对于怀孕、育儿以及相关的健康知识都带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方法指导!资深的制作团队,将国外的孕育理念与中国的孕婴现状充分融合,全方位打造中国“完美妈咪”——快乐、自信、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