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支招,如何带宝宝看病

  看病的智慧:看病前的准备工作

  1. 看病前需要简单整理一下思路,想清楚如何陈述病情。

  医院患者很多,医生很难花很长时间听每个人详细叙说。因此,抓住几个要点很重要,比如,体温起伏的话,最高到多少度、大概什么时间、什么时候吃过退烧药、症状已经持续了几天、宝宝还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以及已经给宝宝服用了哪些药物及其效果等。提前将想说的重点整理一下,怕忘记的话,可以将重点记录在纸上。

  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就诊的过程更加顺利,对宝宝的病情控制也更有利。良好的医患关系除了要求医生有更多的责任心与耐心,也需要父母对医生更多信赖与理解,即使有不同意见时也尽量平心静气地沟通,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2. 看病时带上宝宝以前的诊疗资料

  平时把宝宝的病例、诊疗资料、医院就诊卡等统一存放,以便看病时方便一起携带。如果需要,医生可以方便地查看宝宝以前的就诊记录,方便医生做出判断。

  3. 盘点家中现有的药物及存量

  宝宝每次看病都会拿一堆药回家,通常会用不完,看病前盘点一下家中现有的药物及其具体存量,开药时提供给医生,不仅省钱,药物也可以被更有效地利用。

  4. 有效利用手机,为医生提供视频、音频等病情资料。

  现在的妈妈大多是“手机党”,宝宝生病时也可以很好地利用手机这个工具来记录宝宝的病情,宝宝咳嗽的声音甚至拉肚子时大便的情况可以用手机拍下来或录下来,拿给医生看,方便其判断病情。比如急性喉炎的咳嗽,父母有时自己很难判断,宝宝在医院时如果恰巧没有咳嗽,很有可能医生会错过急性喉炎的诊断,而如果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在给医生听,可能有助于医生诊断。

  第一步:选择医院

  病情紧急要就近就医

  首先要考虑宝宝的病情是否紧急,如果宝宝出现的是特别紧急需要越快就医越好的情况,那选择医院一定首选离家近、到达时间最快的,比如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失去意识,或者摔伤、碰伤而失血较多等情况时,务必将宝宝送达最近的医院,可以直接送急诊或儿科,越早由医生做出处理对宝宝才是越安全的。如果宝宝的病情较严重,即使附近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也可以先对宝宝做一些应急处理,再由就近医院的救护车安排宝宝转院。

  一般疾病可以选择家附近的医院

  如果是发烧、感冒等常见疾病,可以先在家自行观察,如果需要就医也可以优先选择离家较近的三甲综合医院,而不一定非要去儿童医院,以免路途远、患者多,等待时间过长,宝宝休息不好,甚至可能在医院和其他宝宝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平时多留意离家较近的医院,找到一两家口碑好的作为备选。

  第二步:选择医生

  平时多关注口碑好的医生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无所适从是我们面对选择时常陷入的困境。到底该怎么选医生?选在媒体上名气最大的,还是科研成果最多的?通过文章判断,还是通过媒体来判断?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抓本质呢?

  其实,医生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同样的病症,在大的医治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医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年龄在40~60岁的医生,因为这是他们的医术水平臻于成熟的阶段,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掌握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一些年轻医生或者一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医生,会接触更多的最新信息,所以各有短长。不妨平日就关注一些医生,尤其是常去的医院,最好能有几个自己熟知的信赖的医生作为备选。如果有可能,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大夫处就诊,医生相对来讲对宝宝病情比较了解,治疗有延续性。

  第三步:就诊时的注意事项

  了解就诊流程避免重复排队

  到医院后,一定要花一点时间了解相关就诊流程,避免重复排队造成的时间浪费。尽快找到医院的楼层指引图,可以明确地知道该到哪儿进行哪个程序等。

育儿网广播

《母子健康》杂志介绍

《母子健康》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主办。透过严谨而感性的编辑团队,专业并权威的专家顾问,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准备怀孕的时尚女性,准妈妈和新手父母,提供全方位的育儿健康新知,关注身心协调发展,将医学常识融入实际生活,与父母一起共创和谐成长空间。《母子健康》拥有严谨,专业,温情的制作原则和编辑态度;提倡“爱孩子,爱生活,爱自己”的人文育儿生活理念。杂志全国发行37万册,每个月1日出版,发行渠道包括书报亭、超市及便利店零售;计生中心、母婴店、医院直投;订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