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愿”让她失去自我

  在那些依然不愿放弃追求的家长心中,孩子不仅可以延续他们的生命,甚至还需要担负起实现父辈理想的重任。作为父母不应借助孩子去弥补年轻时那些未竟的心愿。
  9岁的小雪,总是给人一种羞涩的感觉。虽然我们已经有多次接触了,但是小姑娘依然保持着那份腼腆,难以轻松地与人交流。
 
  过度“要强”的孩子
  小雪妈妈说,小雪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如果考试的成绩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小雪不会表现出一般孩子的那种欢快,只是保持着淑女般沉静的愉快。而一旦有同学超越了她,她就会很郁闷,甚至会用砸东西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一次课堂随考,她的成绩仅比妈妈同事的孩子少3分,便难以自控地大哭大闹地说:“我恨你们,恨他们(同学)。”小雪的这种极端行为令妈妈很担心,于是便带着孩子来到了咨询中心。
 
  孩子承担起原本属于母亲的心愿
  通过交流,我得知小雪的妈妈的学历较低,因此她总是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她常常告诫小雪:“妈妈这辈子不如人,你可要为我争口气,一定要强过他们(同事的孩子),只要超越他们,就是我们的胜利。不然会被人瞧不起的。”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小雪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妈妈,为了给妈妈增光争气。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为了妈妈而努力去做个好孩子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小雪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太多成人责任的转嫁。年幼的小雪承担起的不是自己的成长责任,而是原本属于母亲的那份心愿。

  临床诊断:孩子成了家长“理想自我”的牺牲品
  临床表明,在亲子矛盾中,很多冲突事件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而在众多不合理要求中,家长将自己的未竟心愿,强加于孩子身上的现象占有很大比例。殊不知,这样做却挤占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之所以会出现用孩子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现象,归其根本,是家长自卑心理的一种外延。由于这些家长不能接受自我现状,而自身又难以改变现实,于是便将这种自我修正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实现完善自我、改良自我的愿望,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慰藉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孩子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而渐渐失去了自我
  可以说,小雪始终成长在一种忐忑的情绪之中。因为一旦无法达成妈妈的心愿,妈妈就会失望。“不被人看不起”几乎是小雪母女两个首要的社会任务,在这种行为动机的驱动下,母亲依靠孩子获取了内心的平衡,孩子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而渐渐失去了自我。
 每一个孩子都不喜欢接收到父母对自己失望的信息,家长的失望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痛苦。因此孩子们总是会在生活中对自己的父母察言观色,这种对父辈的观察有些时候比成人对孩子的观察还要细致。虽然有些时候,小雪的妈妈仅仅是出于对自己的失望,而非针对小雪,但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她很难分别出成人的这种内心体验,她会将妈妈的这一消极情绪解释为是自己的过错。
 
  长期的被动依从会让孩子偏离正常的成长轨道
  名词解释:
  被动依从:是指人们平静地屈从于不合理的要求或难以接受的条件的一种表现。它通常出现在依从者以自身能力难以应对困难问题的时刻。被动依从概念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许多人际交往中难以理解的行为。
  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是需要依赖父母才能够获得稳定成长的,对于父母他们总是会选择依从,以求得成长空间的安全,哪怕家长的一些做法令他们难以承受,孩子们也只有去服从。所以很多家长在儿童早期并不能发现孩子对家庭教育行为的不适应。而随着孩子独立能力的增强,亲子矛盾逐渐显现,一些孩子过早或者过度的逆反行为,正是年幼时自我严重受到压抑所造成的。
 当然,帮助孩子确立成长方向是可以的,它能够让孩子的成长目标更清晰。但是这种帮助应当是建立在尊重孩子成长意向,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否则,孩子就容易出现矫枉过正或者逆来顺受的倾向。
 
  育儿建议:区分需求主体 学会中断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庸,因此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相信孩子的成长动力,因势利导地施加教育影响才是最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
 
  无条件的爱 从尊重孩子自身需求开始
  家长对孩子爱的传递是一种自然而成的情感,但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我们常会在无意之间向孩子传递着有条件的爱,例如:“你要是不……,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或者只喜欢听孩子报喜的信息,对孩子成长中遭遇的困难却在表达着不耐烦。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说你多少次了?就是不听。你长没长耳朵!”童童妈妈正在教训自己的孩子。“要是再掉一次,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童童拿着一辆玩具汽车惊恐地看着妈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威胁,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总是喜欢用“再也不……”这样的句式来强调有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将家长的这种恐吓理解为家长对自己的指责,而不是对这件事情的批评,他会担心因为掉东西而失去了妈妈的爱。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总掉东西,并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
  事实是,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源泉,才是孩子体验被爱、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因此,不管孩子正在经历着什么,都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避免孩子产生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失去爱的恐慌感。
 
  科学比较 减少焦虑
  “别人的孩子比自家的强”这几乎是所有家长难以保持平常心态的硬伤。前文中,小雪的妈妈便是这种心病的受害者,它常常会引发家长内心的焦虑,损伤家长对孩子的信任。但是,只要孩子们在一起就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相互比较,从身高体重,到学业成绩,这些比较几乎能够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掌握科学的比较策略,才能够帮助我们远离焦虑的泥潭,还孩子一个更加清澈的成长环境。
  科学比较可以从两条途径展开:一是纵向比。既以自己的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为参照,这样有助于家长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成长轨迹,也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二是特色比。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以这些特点为核心,去认可孩子,以鼓励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维护孩子的自尊。
 
  顺其自然 学会了解自己的孩子
  顺其自然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境界,也是孩子得以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我们总会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而担心孩子的成长能力,它会阻碍我们建立对孩子自我成长的信念。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应当从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开始,了解往往也是信任的基础。  
  4岁的浩浩被体操队选中了,妈妈认为体育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淘汰率很高,于是拒绝了教练的邀请。几天后,当浩浩看到有小朋友已经开始参加训练的时候,他问妈妈为什么没有自己,妈妈告诉他是妈妈不想让他参加。孩子是听不懂家长的理由的,他因为教练对自己的称赞而执意要参加体操训练,但是妈妈始终也没有答应浩浩的央求。
  其实,通过浩浩对体操的喜欢,我们发现孩子喜爱的不是体操本身,而是体操教练对他的那种认可与喜爱,这也正是浩浩成长中最需要营养。当我们知道了孩子的想法,懂得了孩子成长中出现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时,我们也就能够放下心来,做到以孩子为核心,遵循自己孩子的独特的特点,促进其成长了。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孩子。发展需要动力,而动力多来自孩子们的“我想”“我愿意”。(本案例系真人真事,其身份已隐去。)
 
  专家介绍:
  闻心,北京东明莲洲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学前教育学会会员。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亲子关系咨询。
 

育儿网广播

《心理育儿》杂志介绍

针对0-6岁儿童成长中的各类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专业见解与指导;从中医学的角度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医理论对孩子进行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