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冷淡反应让他缺失价值目标


  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探索,才会有兴趣,才谈得上潜力与潜能的开发,才能真正形成他的“自我”,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方向感。
  程辉大学毕业后的三年中,已经换了十一份工作。每个单位都待不长,一般都不会超过试用期。以至于现在都没有勇气去尝试应聘新工作了,因为担心自己很快又会陷入这种循环,而且,三年的奔波与动荡已经让他身心俱疲、疲惫不堪了。当被问到:“你到底喜欢从事那种工作”时,程辉一脸茫然地说:“我也不知道。”
  在咨询室中还了解到,程辉的妈妈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教师,但是由于当时的各种条件限制,这种愿望变成了妈妈的终生遗憾。程辉清晰地记得从小妈妈就说教师和一生有多好多棒,甚至在电视里看到老师上课的情景时,妈妈的眼睛里都能流露出闪亮的光彩。程辉儿时对妈妈诉说自己的梦想,要当警察、科学家、间谍等等时,妈妈的反应很冷淡。
 一直到现在,程辉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在妈妈的建议下报了师范大学。但毕业后,在走上讲台那刻,程辉就知道这不是他喜欢的职业。至于喜欢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临床诊断:价值目标的缺失源于自我角色的混乱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婴幼儿期是个体逐步体验到信任感、主动感、勤奋感、培养个体形成“希望”、“意志”和“目标”品质的关键期。婴幼儿与母亲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能否建立良好品质的关键条件之一,这种依恋关系会直接决定个体成年后能否形成良好的角色认同感和角色同一性;同时,关系处理失当,也很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自卑感,造成角色认同缺失和同一性混乱。成年后会逐渐表现为自我效能感低,具体表现为在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目标,不易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职业兴趣缺乏,焦虑,易受暗示,没有方向感,体验不到生活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低信任度,不善于自我表达。
  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探索,才会有兴趣,才谈得上潜力与潜能的开发,才能真正形成他的“自我”,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方向感。这些将直接决定儿童成人后是否有自己的相对恒定的生活、工作方向和价值目标。程辉年幼时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兴趣点,只是,他的这种好奇与兴趣被无意识地“过滤”掉了。这主要源于妈妈未能及时分清自己的内心需求与程辉特定的真正需求。程辉的妈妈也同样对儿子充满了期待,潜意识中其中当然包括程辉将来可以成为一名教师,这种有意无意的导向性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程辉,但是,这种导向应该只是众多导向中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成为一个“筛子”或者“漏斗”。
  当程辉表达自己的梦想时,并没有获得妈妈的积极反馈,于是,这种梦想便逐渐被冷冻,因为,儿童的每一项兴趣和行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建立在积极的情感回应基础上的。一旦产生过滤作用,程辉的各种探索性便被挤压到有限的道路上,兴趣的激发与潜能的开发便由此大打折扣。当妈妈通过这种志愿的传承填补自己终生的遗憾时,程辉基本是被动地尝试,因此程辉能形成自我,但是却不能由衷的展开自我,不知道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生活的方向是什么。因为当初对自我的探索不够,他与妈妈一起,欠下了过去关于充分探索的功课。而脱离关键期的补课,是需要多付出很多代价的。
  随着时间推移,当妈妈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会产生各种判断和情绪,看着孩子越来越不顺眼,对孩子的评价越来越低,甚至出乎自己的容忍范围。其实他们真正不能容忍的,主要是自己身上的“毛病”;她们力图修正的,也是自己某些令人缺憾的经历;竭力要在孩子身上弥补和实现的,是自己未竟的心愿。因此,难以接受孩子的个性,往往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同时也反映出家长不能接受自己,是出于对自己当下的不接受,而试图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版”或者“完美版”的自己。岂不知,如此下去,是一种主动的复制,自己在塑造又一个自己,同样,孩子也在被动地模仿与复制家长,这可是一个不妙的轮回。
 
  育儿建议:在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充分地接纳孩子
  爱和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妈妈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积极充分的接纳,把孩子当作受尊重的个体,尊重和重视孩子的人格发展,让孩子在与世界互动和表达的过程中成为自己。
 
  积极的接纳,让孩子的表达总能得到反馈
  公开、坦然地接纳与欣赏孩子,如同公开、坦然地接纳与欣赏自己。孩子最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呢?是无条件的积极接纳。这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也是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更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不竭动力。
  当婴幼儿出现一些诸如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淘气贪玩、执拗倔强、认生害羞、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行为时,作为家长要知道,这是儿童年龄段内的正常状态,此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包容、积极的引导,家长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地与孩子保持交流,耐心地接近孩子、倾听孩子、与孩子一起探索。
  三岁的丁丁看到电视里男女接吻的镜头,就问妈妈“他们在做什么”,妈妈脸红了一下,但很快就意识到这种问题不能刻意回避,便告诉丁丁“她们在亲亲”。丁丁知道了,似乎并不就此罢休,拉着妈妈的手来到爸爸跟前,非得要他们也亲亲,妈妈便很自然地一边说一边做“妈妈爱爸爸,所以妈妈亲亲爸爸”,然后蹲下身,“妈妈爱丁丁,妈妈也亲亲丁丁”,“丁丁也爱爸爸妈妈,来亲妈妈一个,亲爸爸一个”……如此下来,丁丁才心满意足的走开自己玩去了。这便是积极的接纳和及时的反馈,一场亲亲游戏,既回答了孩子的疑问,又让孩子学会和体验了爱的语言和表达。
  
  不偏不倚的尊重,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个性
  对孩子而言,成长,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自由的探索和表达,家长要给予的,是不偏不倚的尊重。小飞与妈妈一起玩桌球,小飞很认真,不停地给妈妈讲解各种打法和规则,妈妈一开始是以敷衍孩子的态度跟他玩,经常多打或者违反规则,小飞开始大声抗议,使劲跺脚。爸爸赶紧递给妈妈一个眼色,妈妈也马上意识到了,真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没有专心打球,犯规了,罚两杆”,小飞停顿了一下,开始纠正妈妈:“不对,是停打一杆。”妈妈微笑着说: “小飞真厉害,都成了妈妈的老师了。”小飞也愉快地笑了。
 整个过程中,小飞对妈妈是应付敷衍,还是认真专注是很敏感的,大人的态度是瞒不过孩子的,哄孩子是认真地和孩子玩游戏,游戏本身是孩子的世界,他是极其认真的、及其专注的,作为大人,不能怠慢,尤其是注意不能以成人的眼睛应付孩子,而是要透过孩子的眼睛,透视和理解孩子的世界,而且,能让自己做回孩子。
 
  无条件的爱,觉察到自己与孩子的不同需要
  其实,每一位妈妈都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会千方百计、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传达给孩子,爱地越深,越自觉,传达的效果就越明显。这需要妈妈学着保持一种觉察力,能够敏感觉察自己的做法是从满足自己的潜意识需要出发,还是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一位妈妈对一旦发现孩子的一些不如意便如临大敌,往往打着“为了孩子的将来”的旗号,试图拼命去纠正孩子,担心“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得了”,习惯于从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反应联想到灾难性的后果,而忽视了到底是自己害怕,还是孩子的表现真的会直接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当妈妈的心血与努力没有收到期待的效果时,焦虑与担心往往会油然而生,此时作为妈妈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自己到底担心什么?到底为谁焦虑担心?为什么焦虑担心?自己的担心是否符合现实?这些设问无疑对厘清自己与孩子的需要大有裨益。

  对孩子而言,成长,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自由的探索和表达,家长要给予的,是不偏不倚的尊重。(本案例系真人真事,其身份已隐去。)
 
  专家介绍:
  公长伟,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现就职于林紫上海心理咨询中心。

育儿网广播

《心理育儿》杂志介绍

针对0-6岁儿童成长中的各类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给出专业见解与指导;从中医学的角度关注宝宝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医理论对孩子进行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