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表情向宝宝表达
当宝宝无意识地做出某些不适当的事情或某些危险的举动时,不能听之任之,成人要用严肃的表情和语言进行制止和教导。
标签:婴儿心理,类别:婴儿心理
-
两岁孩子是否逆反心理重?
guest:22个月大的孩子是不是逆反心理重?要到多大才会好?该怎样引导?[15:54:42]
杜亚松:有一点逆反,但不突出。所谓逆反是有自己的观点,而父母的教育跟他的观点冲突的时候,父母觉得不自在,这就是逆反。建议更多是尊重孩子,按他的思路来做事。[15:55:49]标签:逆反心理,类别:幼儿心理
-
0-3宝宝,情绪黑匣子
零至一岁: 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标签:情绪,类别:幼儿心理
-
不要用成人的观点看宝宝的游戏心态、行为
guest:我的宝宝很奇怪的,家里的小童车总是喜欢把它放倒,我扶正了她又放倒,请问是什么心态?[14:58:07]
杜亚松:这是跟你做游戏,你要学会跟他游戏,你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童车放倒。[15:00:07]标签:游戏,类别:幼儿心理
-
认生、内向不等于自闭症
有些孩子在家挺活泼,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说有笑。可一碰到外人,便常常沉默,置之不理。为此,许多父母显得很焦急,因为他们听人说,孩子拒绝与外界交流是“自闭症”的表现,可事情是否如父母想得那样呢?
-
宝宝交了个“幻想朋友”
孩子们小时候,总是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常常幻想有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朋友,每天陪自己玩耍、聊天,甚至和自己一起吃饭睡觉。他们喜欢这样的朋友,有时侯更甚于喜欢现实世界里的伙伴。大人们理解不了这种幻想,总是忧心忡忡,怕孩子是因为胡思乱想,太过孤单或者太需要帮助才会这样。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幻想一个朋友,也许就是打开了一扇心灵之门。
标签:幻想,类别:幼儿心理
-
心病,发生在宝宝大病初愈后
生活中,爸爸妈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生病前性格活泼开朗,可是生病后性情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变得闷声不响,羞答答。难道一场病就能改变一个宝宝的个性吗?
标签:心理疾病,类别:幼儿心理
-
孩子在社交过程中有个适应期,勿过多干预
guest:我家宝宝在家的时候像只小老虎,可到了外面就不讲话,不叫人,也不爱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一个人玩,这是为什么呢,像他这种现象是不是对外界害怕还是自我压抑什么的,我很担心,他现在才两岁,这是什么原因呢?[15:36:16]
标签:交往,类别:幼儿心理
-
小人儿的爱情故事
有时候会听到自己那还没有上学的小家伙突然宣布爱上了同班的小朋友,请所有妈妈们不要惊慌,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的情感经历(很多时候以挫折告终)会成为他们人生路上很有价值的一种体验。一方面,他们开始学习处理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会了解如何倾诉(通常是对妈妈)。
标签:情感,类别:幼儿心理
-
0-3岁宝宝的心理需求
婴儿来到了人间,从落地的最初一刻就开始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慢慢的,他将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为“社会人”,他会产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活动。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标签:心理需求,类别:幼儿心理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