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蚀的含义及其主要作用
通常用脱脂棉球隔湿、压缩空气吹干,用小棉球或小毛刷蘸取30%~50%磷酸液体或凝胶,对涂布牙面酸蚀1min,其面积一般为牙尖斜面的2/3。液体型酸蚀剂与凝胶型酸蚀剂具有同样的酸蚀效果,但现在多主张应用凝胶型,因凝胶型的优点是易于识别、不影响封闭剂的粘结,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磷酸液溅到病人脸上的危险性。Tadokoro(1982)报告了使用一种50Hz电—磁带动的裂沟针机械清除裂沟内的东西,减少表面釉质30~50μm,便于沟壁酸蚀软化,封闭剂易于渗透到扩展的人工窝沟,与沟壁表面粘结。
标签:酸蚀,类别:其它疾病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