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新生儿发热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发热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尤其初生儿的体温很不恒定,故容易在许多情况下出现发热。
-
新生儿脱水热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时出现发热,体温38.5~39.8℃或更高,合并烦躁不安、啼哭不已、皮肤潮红、口唇黏膜干燥、体重减轻、尿量减少等情况,但其他情况尚好,无感染中毒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脱水热在天气干燥与炎热季节发病率较高,人为地给孩子创造高温环境同样可引起脱水热。
-
专家提醒警惕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脱水热是由于新生儿身体内缺少水分而引起的发热。新生儿出生后2~4天时体温会突然升高到39℃~40℃,经常啼哭不止或烦躁不安,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给新生儿注射葡萄糖液或喂几次葡萄糖水后,体温会迅速下降,一切恢复正常。
-
喂水可防小儿脱水热
漫画资料据《健康报》报道,小张的女儿只有7个月大,前两天夜里突然啼哭不止,烦躁不安,体温高达39℃,可把年轻的爸爸妈妈吓坏了,急忙把女儿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他们的女儿被确诊为脱水热。输液后,宝宝很快就安静下来了,体温也恢复如常。
标签:脱水热,类别:其它疾病
-
盛夏小心婴儿“脱水热”
刚刚4个月的女儿,夜间突然啼哭不止,烦躁不安,体温高达39℃。小李吓坏了,以为孩子得了什么重病,急急忙忙送往医院。经医生检查,并未发现什么异常,确诊为“脱水热”。经治疗,孩子很快安静下来,体温也恢复正常。医生说,这种情况在夏季并不少见。
标签:脱水热,类别:护理须知
-
新生儿脱水热是怎么回事
热季节出生的新生儿,有1/3的在生后2—8天出现发热,测体温为38.5℃—39.8℃或更高,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尿量下降,常伴有面色红、皮肤潮红、口唇粘膜干燥等症状
标签:脱水热,类别:易患疾病
-
夏季如何防脱水热
在高温季节,要切实安排好降温措施,如窗口或阳台装竹帘子遮蔽强烈阳光,注意开窗和打开电风扇等。风扇要向天花板或地面吹,避免阵风直接吹在婴儿身上。有条件的可在室内放置冰块降温。新生儿衣服要适宜,夏天不必用“蜡烛包”;勤洗澡,勤喂水,预防发生脱水热。
标签:脱水热,类别:四季护理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