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在产程中的运动规律
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对每位孕妇来说,有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因此,就造成了怀孕与分娩过程的不同,不过大部分孕妇都依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即顺产。
-
孕妈妈分娩的生理全过程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日)间分娩称早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259~293)间分娩称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以上(294日及294日以上)分娩称为过期产。
-
骨盆底肌是顺利分娩的关键
骨盆底肌指的是将整个会阴部位包裹在里画的肌肉群。这个部位没有骨骼,因此支撑子宫和膀胱、尿道和阴道、控制肛门的收缩等重任都由骨盆底肌来承担。
-
孕妈妈们带上助产音乐分娩吧
自古以来,分娩对于产妇来说,就是一桩巨大的痛苦事情,而每一个母亲又非经历不可。如何消除产妇的恐惧,减少分娩时的痛楚成为有关专家们研究的课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人工破膜术
人工破膜术是指用器械或针头刺破胎膜,使羊水流出,官腔容积改变,发生子宫动力学改变而启动宫缩的方法。破膜后宫缩加强,胎头下降加速,胎头对宫颈压力增加又反射性使前列腺素增加,同时刺激宫颈旁的神经丛,催产素释放增加,进一步加强宫缩,使产程缩短。
-
分娩时如何选用药物止痛
用安定药和镇痛药消除分娩疼痛是最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安全关键在于对药物的恰当选择和合理应用。
-
决定分娩顺利进行的四大要素
产力是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部肌肉的收缩力和肛门部肌肉的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主要产力。
-
临产前妈妈要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多数产妇都能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只有少粉人会发生难产的现象。现代临床医学经验总结认为,孕妇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产程的进展。
-
“急产”不利于妈妈和婴儿的健康
在现代产科医学上,产妇全产程所用的时间总共不到3小时,统称为“急产”。事实证明,急产不是因为生得快,对婴儿有益处,恰恰相反,产程太短、分娩过急,不仅会使产妇宫缩恢复能力降低,胎盘滞留不下,而且易导致产后大出血,危害母亲的生命。
-
孕妈妈需警惕的产前几大症状
在预产期前后,位于上腹部的子宫底会从心窝部位下降至心窝与肚脐之间,孕妇会突然感觉上腹部胀满的情况大为减轻,呼吸比以前顺畅、食欲大增且腹部外突,这充分说明子宫底下降,预示近期内会临产,切不可粗心大意,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