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亦亦妈
看了亦亦的作品,又一次地感触到孩子无法言说的内心无奈。虽然宝贝在少年宫的作品很认真,她一定是尽了最大的力气来配合老师,这也是孩子们的聪慧与懂事之处,也是常常让我心中怜爱又伤感之处,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很简单:一种与他们的成长能同步的真正使之欢畅的艺术教育、一种科学地理解孩子的和他们的心灵一样开放的形式,可是惭愧啊,4岁3个月的宝贝却得不到它。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年龄段与美术教育应向哪方面引导
越越对于美术的喜欢是从图画书开始的。四岁以后开始了对画画有一种狂热的喜欢,那个时候每天要画很多,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两年。其间画了线条,水粉,彩笔,油画棒。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火车和娃娃都是一种象征
让孩子学简笔画肯定是错误的,但从你的描述看,幸亏孩子这样画火车、汽车,这说明他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畅游呢,曾经的外来力量并没有太干扰他,妈妈犯错了,还没有影响到孩子,真是很棒。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儿童工作室是做什么的
工作室就是工作的空间,谁在此工作呢?儿童工作室里的工作者当然是孩子,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引导和点播的客体,同时,孩子进行创作工作的时间要绝对大于老师指导的时间,特别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工作室提供的空间、材料、方法来自主体验和完成创作的全过程。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用自然与真实来丰富孩子的心灵
“涂色”原本是一种对幼儿手脑协调能力及手部肌肉发育是否良好的测试方法:在同样年龄内,涂色在边框内或外的测试结果只能说明孩子身体某部分的发育程度。然而,这样的测试却成了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方法,何其荒唐!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不要简单断言孩子没有绘画天分
不能断言灵灵没有天分——答婉儿妈
从画中看,灵灵的想象力的确受了某些外来情节的影响,但她的线条和色彩是有灵气的,注意猫和狗面部轮廓的线条,特别是天空与地面的有力而肯定的线条,另外,她为什么选择黄色,而不用蓝、黑、或其他颜色,她应该有许多颜色可以选择,手边不会只有黄色,对么?那么,她对色彩是有主见的,也有明亮的要求。涂鸦表面看都是乱涂乱画,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天分,孩子绝对坐不住一上午,特别是涂鸦阶段的每张画花不了多长时间,她居然能坚持那么久,说明孩子对它的喜欢绝不是一般的,而这不一般的喜欢来自天份。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天然的中国画颜料得天独厚
”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和视觉成长的需要使他们更适应简单纯净、而又具有内在变化的色彩。中国画颜料的天然特性与透明正符合着他们的视觉及心理需求,那些平和而清澈的色彩更能让黑眼睛们感受自然的舒适宁静与微妙变幻”。更何况还有我们中华民族沉淀了千年的艺术基因以及深藏在中国儿童心中“集体无意识”里对母体文化的那份天然情怀呢?否则,他们怎么会对我们源自传统文化的绘画材料有如此的亲近和不断迸发的灵性呢?是什么使孩子们在体验水墨时就像婴儿吸吮母乳一样自由酣畅,并且不需要技术的先导,只需一些启发,就能随心所欲地游戏着看来并不丰富的中国色彩呢?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技巧也会变成大灰狼
为了理论的实践和深入,我创办艺术儿童工作室,对孩子们进行研究和跟踪教学。但我对老师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无论你们是美术学院多优秀的毕业生,有多深的基础多高的技巧,对这里的孩子,特别是3-5岁的,请把“技巧”的爪子、尖牙和尾巴先统统地都收起来,当你们急于把技巧告诉孩子时,要意识到:那是狼来了。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给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
我今天的收获就是一个感触:作为儿童美术的所谓专家和研究者如果不上网来听来看,也许他的学术就会存在着“空洞”,更何况还能直面许多开放不讳的观点,无论专业、非专业、半专业的、都坦率得让你欣喜和心颤,真要感谢说服我登上论坛的许多个妈妈,同时,第一天就很幸运地看到了琬和越的画。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绘画需要一个基本过程
工作室里,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刚把几种不同颜色的颜料挤到调色盘中,就马上迫不及待地把它们调和成一个颜色,甚至还忍不住地用手抹,或直接用小手指画了,笔已经被忘到脑后了,或者笔成为把颜料涂在手上的工具;或者画了一会儿,发现涮笔水也是彩色的,赶快把小手放进去,不停地玩。妈妈们着急了,要去制止,还会说:“怎么这样不听话,这是上课,看谁像这样?”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