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妇分娩前的身体准备
预产前两周随时有发生分娩的可能。分娩前2周,孕妇每天都会感到几次不规则的子宫收缩,经过卧床休息,宫缩就会很快消失。这段时间,孕妇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
-
分娩中第一产程应了解的事宜
“分娩”是指子宫开始出现有规律的收缩到胎盘完全娩出时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被产科医生人为地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是指子宫开始出现有规律的收缩到子宫口开全时为止,称为开口期或扩张期。开始时,子宫每隔约10~15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收缩的时间很短,收缩的力量也很微弱。
-
孕妈妈正常分娩时的过程
妊娠满28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孕期满28周到不满37足周(196~258天)间分娩者称为早产;孕期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259~293天)间分娩者称为足月产;孕期满42周及其后(294天以上)分娩者称为过期产。
-
了解分娩:临产前要排空大小便
有的孕妇临产前准备不足,容易憋着大小便上产床,这是极为不利的。有经验的医生总是嘱咐产妇先解尽大小便,或在宫颈刚扩张时,医生要用肥皂水灌肠,清除粪便。这是因为排空二便,有利于子宫收缩。
-
孕妇分娩前的一些禁忌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
产妇产后腹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分娩后下腹疼痛,称作“产后腹痛”,古称“儿枕痛”。有的人腹部疼痛剧烈,而且拒绝触按、按之有结块、恶露不下,此是瘀血阻塞所致。本病大多是瘀和寒引起,但也有失血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空空、恶露色淡的。临床上常见的产后腹痛有血虚、血瘀、寒凝等三因。
-
产妇临产前的一些征兆
离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随时注意生理上的反应,准备迎接小宝贝吧!分娩并非是毫无前兆便可发生的事,接近预产期时,医生会观测子宫头的厚度和扩张程度,以及胎儿的位置,来猜测大约何时会生。但不到分娩的一刹那,谁也无法确知。那么,产妇要如何才知道自己该去医院呢?
-
胎盘早剥的症状及治疗
妊娠中晚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也分轻型和重型,如果治疗不及时也是很危险的。现在我们看看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
-
产妇分娩时腹中的宝宝会配合吗
妈妈的子宫就像一个小房子一样保护着小宝宝,当宝宝离开时也需要一番努力才能完成。随着子宫收缩的加强,小宝宝也在不断努力,他会尽量把头贴近胸部,用力将宫颈拉长,并打开宫颈口这个小门,使自己的头穿过它。
-
清净法对孕妈妈有什么好处
孕妇坚持使用清净法不仅对胎教有好处,也会对分娩有帮助。清净法要联系一个月以上才可以看到效果,所以最好从怀孕第16周起一直练习到分娩。孕妇每天应该练习30分钟到1小时,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适当选择。清净法中有多种清净操的姿势和冥想法。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