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妈妈如何给胎儿做好营养胎教
营养胎教,是根据妊娠早、中、后三期胎宝宝发育的特点,合理指导孕妈妈摄取食品中的7种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纤维素,促进胎宝宝的生长发育。
-
正确认识宝宝出牙的顺序
有不少妈妈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小,却出了好几颗牙了,而自己的孩子到现在仍然毫无动静,心里很是着急:怎么孩子到现在还没有出牙呢?其实不同的婴儿出牙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婴儿在4个月就长出第一颗牙,有的婴儿到10个月或更晚一点时间才出第一颗牙,两者都算健康而正常的婴儿。
-
宝宝发生了惊厥家长应该怎么办
惊厥是小儿的一大急症,原因甚多,一般需医生处理。但不论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父母亲往往是惊慌不已,立即抱起孩子赶往医院诊治,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
-
父母应按儿童自身规律进行喂养
由于习惯了成人现有的吃饭和睡眠的生活规律,许多产妇及家长以为婴儿每次睡眠也应该有3~4小时,那么吃奶的时间间隔也应该右3~4小时。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吃奶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每2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因此,有必要向第一次做母亲的人说明婴儿的个体差异和胃口的差异,不要用成人的经验去照顾婴儿。除了吃奶以外,密切的接触会使孩子感到比较舒服。如果孩子不安或哭闹,在排除疾病后,乳母和保健人员要交换意见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
孕妇孕期营养状况的监测和评价
反映孕妇健康及营养状况的标志之一,是孕期体重的动态变化,因此对孕妇体重的监测既是基本的保健工作也是观测母子安康的标志。妊娠期孕妇体重的增加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早孕阶段体重虽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自孕12周后胎儿形体迅速增长,同时母体开始储存脂肪及部分蛋白质作为分娩及产后哺乳之用,由此孕妇体重开始明显增加。
-
宝宝的三餐应该如何分配才合理
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规律。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 30,午餐11: 30~13: 30,晚餐18: 00—20: 00进行为宜。进餐时间早餐在15-20分钟,午餐、晚餐在30分钟左右为宜。
-
测量宝宝身高的好方法
新生儿的身高,也就是我们说的身长,出生时平均为50厘米,其中头长占四分之一。男婴为(50.2±1.7)厘米,女婴为(49.6±1.6)厘米。
-
分娩后的妈妈千万不要急于节食
女性生育后,体重会增加不少,跟怀孕前大不相同。因此,很多女性为了恢复生育前的苗条体形,分娩后便立即节食减肥。这样做不但对自身健康不利,对婴儿也无益处。
-
应该怎样给不同月龄宝宝加辅食
3个月以上的婴儿,维生素显然不足,人工喂养的婴儿,从出生15天起就应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c等。一般果汁、菜汁中都含有维生素,如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婴儿体内可以形成维生素A,也含有维生素c,所以应多加利用。开始添加时可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汤匙(约1 5毫克)菜汁、果汁(橘汁应加水稀释)喂于两次牛奶哺喂之间。以后随月龄增长可添加到5汤匙。添加后要注意婴儿的消化情况,还要注意辅食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清洁卫生,添加量是否合适等。如果各方面都注意了,一般不会引起消化不良。
-
父母应该要如何预防婴儿的腹泻
预防婴儿腹泻,要保证婴儿出生几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注意气候变化,加强护理,热天多喂水,夏季不宜给婴儿断乳。具体有以下几点: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