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讲话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 “父母经常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叫孩子做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一直在命令中做事的孩子,会缺乏主动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是在我国,只要是有孩子的地方,就可以听到父母命令式的表达。在很多家长的意识中,孩子什么都不懂,做家长的管教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认为,对孩子发号施令是做父母的权利,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给他们指示和命令。有的家长还会为了维护自己作为父母的威信,刻意去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对孩子的口气也是命令式的。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批评不意味着谩骂或者攻击
常常看到电视、报纸上报道:哪个孩子因为受不了老师的批评而跳河了,哪个孩子因为受不了妈妈的批评离家出走了……我们可怜的家长和教育者在经历种种之后,得出结论:现在的孩子,受挫折能力太低了,连一句批评也受不了。孩子的受挫折能力比以前差了,这也许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也看到,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现在许多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没有理解什么是批评。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教育方式要跟得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对于广大的家长们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从来部不会发生变化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再也不是过去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了,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必须要与时俱进,要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慎用否定性的语言批评孩子
有的家长批洋孩子的时候,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的语言: “真没出息”, “你真不争气”, “笨死了”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否定孩子的批评,真不知究竟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是要彻底毁灭孩子。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给孩子的不是特训而是帮助
父亲要积极地发展孩子的个性。你知道职业棒球选手铃木一朗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吗?职业高尔夫球选手泰格·伍兹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倾听孩子的目标并给予认可
虽然那么愉快地和孩子一起游戏,但是不能永远这样一直玩下去。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事情。要问孩子“你长大之后,想要做什么”,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思考,说“这个啊,我想成为棒球运动员”。即便只是此时的梦想也可以,因为很纯朴。然后,让他知道为了能做想要做的职业而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和要忍耐的事情。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从小事和言行中给宝宝灌输乐观思想
在宝宝逐渐长大后,开始学习独立地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东西、穿衣服、系鞋带等,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在孩子争取自己做这些事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努力。尽管孩子做得很慢,看上去笨手笨脚,家长也不要去干涉。当孩子做不好向家长求助时,家长要热心帮忙,但是在帮忙中要细心指导,告诉孩子应该怎么一步一步地做,并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能胜任一切,面对一切,从而逐渐形成乐观的心态。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把批评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
批评孩子的方法很重要。若是过于严厉的话,会出现反效果。绝不能说“我会把这事告诉你爸爸”这种话来。孩子好不容易产生反省之情,却因为这些话而使得这种心情瞬间灰飞烟灭。孩子的心里随之会生出畏惧感,并且不信任说出那种话的母亲。向父亲告状是在破坏母子之间的信赖关系,从而使孩子不信任母亲,畏惧父亲。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
父母不要跟孩子开过分的玩笑
孩子人小心不小,所以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戏耍孩子,更不应该以捉弄孩子来取乐。孩子的心非常脆弱,当父母戏耍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本意是开玩笑,而天真烂漫的孩子却极有可能信以为真;如果这个玩笑超过了尺度的话,就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家庭教育
-
不要强迫孩子为了大方而交出心爱的东西
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显得足够慷慨大方,就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标签:家庭教育方法,类别:父母之道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