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岁时,亲子之间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活习惯就大概定型了。但要孩子熟练地处理生活琐事还得再过一两年。也就是说,5岁是孩子奠定生活习惯的阶段。“明明会做了,为什么不去做?”“老是慢吞吞的,实在看不惯。”大人们经常发这种牢骚,但是对孩子要求太多也是没道理的。下面介绍让5岁的宝宝养成定型的生活习惯方法。
-
宝宝爱吃的胡萝卜粥的做法
冬天到了,宝宝要进步,粥营养丰富,妈妈可以多尝试给宝宝做粥,下面介绍胡萝卜粥的做法吧。
-
影响宝宝身高增长的七种因素
几乎每个妈妈都有定期为孩子量身高的习惯。看着那条红色的身高线一点一点往上提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怀里的小宝宝一点点长高,慢慢长成少年、青年,每个妈妈的心里都充满喜悦。那么,孩子是怎样长高的呢?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青春期,是人长高的两个高峰期。人从出生至成年体格的长成,其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共长28厘米,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个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5~7厘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换言之,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形成的。所以说,3岁前如受到营养、疾病或药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其对身高的损害将大大超过3岁后。
-
父母居家怎样护理宝宝水痘
宝宝水痘父母居家处理事项:病童可以使用比较不刺激的清洁剂清洗皮肤,除了可以清洁皮肤外,还可减少皮肤受细菌感染的机会。也可使用具有止痒效果的外用药水,涂抹在皮疹处,以减轻症状。病童的指甲也要修剪,以避免因抓痒而引起的续发性细菌感染。病童也可服用抗组织胺,以减轻皮肤痒的症状,并可使烦躁的病童较易入眠。如果发烧超过38.3℃,可以使用退烧药,但要使用acetaminophen类的退烧药,绝对不可使用阿斯匹林类的退烧药。因为,目前已知此类药物可能会造成水痘病人发生雷氏症候群(病人的脑、肝及肾发生脂肪病变)。
-
人工喂养的宝宝该注意什么
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乳腺炎、重症心脏病、肾脏病、精神分裂症、消耗性疾病或确系乳汁缺乏的,可采用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所用代乳品的营养成分与热能尽可能与母乳相似,即易于消化吸收、卫生、无菌。
-
四岁宝宝脾气倔怎么办
四岁宝宝脾气倔怎么办?4岁的孩子除了深具自信、好辩的特点外,还有倔强的牛脾气。他随时都要求别人当他的观众,既自大,又喜欢指使别人。因此当他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时绝不认输,非让对方妥协不可。
-
安曲关注:是“谁”动了宝宝的睡眠?
伴随着一个孩子降临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幸福感,同时也伴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面对孩子夜间不断醒来、醒后又难以入睡、浅睡易惊、夜晚哭闹不止、睡觉打鼾等现象,父母们显得无奈和焦虑不安。据了解,我国婴儿睡眠障碍发生率很高,4名婴儿中就有一名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
宝宝猩红热三种食疗方法
宝宝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有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皮肤脱屑。因为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均与感冒有明显不同。下面介绍三种宝宝猩红热食疗方法!
-
宝宝麦粒肿食疗和按摩治疗方法
有妈妈分不清霰粒肿和麦粒肿,事实上霰粒肿和麦粒肿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霰粒肿又叫睑板囊肿,由于某种原因使睑板腺口受到阻塞,睑板腺的腺体拍不出来,淤积在腺体内,刺激腺体周围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反应,逐渐形成的隆起的肿块。宝宝患了霰粒肿,在眼皮下可以摸到绿豆或黄豆大小(个别的还大些)的硬结。翻过眼睑时,在睑结膜面可以看到相应的部位有紫红色的肉芽肿突出,过大时有沉重感,一般无触痛及其他症状。霰粒肿病程较长,一般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有的可反复发生。小而无症状的可以不必治疗,任其自行吸收消散;大而伴有自觉症状或发生肉芽的,应做手术切除。下面介绍几种麦粒肿食疗方案。
-
宝宝蛔虫病护理与治疗方案
宝宝患有蛔虫病后,驱虫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驱虫应选择宝宝健康状态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的驱虫药即可见效。宝宝常用的驱虫药有: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有片剂和糖两种剂型,每日0.1~0.15克/千克,睡前顿服,连服2日,每日剂量不得超过3克;左旋咪唑,2~3毫克/千克,一次顿服;阿苯达唑(肠虫清),200毫克,一次顿服,2岁以下剂量减半;甲苯咪唑(安乐士),每次200毫克(两片)顿服或早晚各服100毫克(1)片,连服3日。给宝宝服用药物要遵从医嘱,两岁以下儿童禁用驱虫药。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