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得了过敏气喘怎么办
小孩子得了过敏气喘怎么办?气喘病儿需要长期关怀与照顾,由于需要长期追踪治疗,最好找一位小儿过敏科医师,仔细检查找出对什么物质过敏、如何去避免。情况严重时甚至要安排减敏疗法。此外,环境中的刺激物亦应极力避免,如二手烟、烹饪的油烟,或油漆等刺激性气味等。
-
宝宝下呼吸道感染怎么治疗
宝宝下呼吸道感染怎么治疗?我们先了解下病原体,急性细支气管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virus),其中呼吸道合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eytialvirus)占了50%, 另外50%则由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和霉浆菌等分占。这些病毒,可能是由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受到了感染,把病毒传染给幼儿。
-
宝宝得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办
宝宝得轮状病毒性肠炎怎么办?在冬天,它是宝宝肠胃的头号敌人,愈冷愈猖獗,而且来势汹汹,典型病程是在轻微的感冒症状之后,突然出现发烧及反复呕吐,接着是多次的水稀便,经常造成小病人的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因此不得不提高警觉,由于其感染主要经由粪便——口腔的途径,防范之重点与手足口病一样,首重饮食环境的卫生。
-
睡姿不良可能致命!宝宝如何睡最安全,你可知道?
婴儿猝死综合征是2周—1岁之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该年龄组死亡率的30%。研究表明,婴儿猝死综合征多与睡眠姿势不良有关,特别是脸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而侧睡又极易变成俯睡。因而仰睡便被认为是最健康的睡姿,而美国开展的“仰卧睡眠”运动也证实了这一点。据统计,在美国自从推广了仰睡法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从每年约死亡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
-
宝宝头痛怎么处理
宝宝为何会头痛?据统计,当一个孩子在迈向15岁之前,75%都曾具有头痛的经验。许多头痛是偶发性、间歇性的,而且不具复发性,这种情况并不值得担扰。真正让为人父母者牵挂、让医师关切的是经常复发性的头痛。头痛是一个老问题,长久以来,它一直存在着,并且深深困扰着人们的心灵,直至今日,它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所幸现代医药进步,对于头痛的治疗已大有改善,值得我们庆幸。
-
宝宝吞食异物怎么办
宝宝不小心误吞了异物之后要怎么办?父母不要太紧张;不要敲病人背部;不要让小孩子倒立;不要用手伸入他的口腔和喉咙;不要用筷子、饭糯或三明治来推压,企图使硬物坠入胃内;不要因为所有症状消失就以为异物已经不在支气管内。
-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入冬以后,疱疹性咽峡炎又开始蠢动,在儿科门诊每天都会看到不少这样的患儿来求诊。秋季传染率高,疱疹性咽峡炎是因肠病毒的感染所致,而肠病毒包含有小儿麻痹病毒、科沙奇病毒、艾科病毒、及未分类肠病毒等,这其中,又以A群科沙奇病毒为此症的元凶(已知至少有12型会引起此症),往往可以造成大流行。
-
宝宝隐睾症有什么症状
宝宝睾丸未降至阴囊就是隐睾症,凡是睾丸未降至正常的阴囊位置,我们一般通称为“隐睾症”。胚胎在7个月大以前,睾丸一直在腹腔内,7~8个月大时,睾丸已到达鼠蹊管道内,8~9个月大时,就逐渐移向阴囊。新生儿隐睾症在1岁以前仍有很大的机会降到阴囊内。足月产儿的发生率约3%,而早产儿的发生率则高达26%左右,成人的发生率是0.3%。有的可能小时候治疗好了,有的则是随着年龄增加而自行降下来。
-
什么是腹股沟疝气
什么是腹股沟疝气?发生率为0.8%~4.4%,男婴为女婴的6倍(另说为9倍),60%位于右侧,30%为左侧,而两侧同时发生的约占10%。15%常合并隐睾症。最常发生于婴儿期,尤其前3个月时;早产儿的发生率尤高,为7%~17%;而出生体重在500~750g的极低体重儿更高达69%,且常为双侧性。而女婴亦较常有双侧的疝气。临床上可能无任何症状,也可能呈现哭闹不安、腹股沟疼痛,甚至呕吐、腹胀。
-
双胞胎宝宝性格一样吗
双胞胎一般外貌都很像,双胞胎性格一样吗?我们来看个案例分析。动动和静静是同一个卵子、同时孕育、同时出生,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静静相对就安静一些,性格比较倔强,耿直,做事情比较沉稳,看书和画画都能坐得住,不会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而且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而动动比较机灵,遇到不会的问题立刻知难而退,跑着去做别的事情,比如玩拼图,拼不上就干脆找别的事情自娱自乐,而且喜欢打闹,鬼点子也比较多,经常给妹妹出一些鬼主意。他还会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知道妈妈不高兴了他会凑到妈妈跟前讨好妈妈,哄妈妈开心。有一次回家我让他们先脱鞋,动动开始不肯,但是看我生气了就忙说:“妈妈我脱鞋。”然后边脱边用眼睛看着我期待我的表扬。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