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婴幼儿及儿童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若在这个阶段双眼或单眼受到不良因素干扰,如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视觉剥夺(包括先天性的白内障、上睑下垂)等使得眼到大脑皮质这段视觉通路受到影响而产生的弱视,形成小儿视力低下,其矫正视力低于0.8,这些患儿没有完善的立体观,缺乏人和高等动物所特有的高级视觉功能,以至于对他们的身心及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
培养一个合群的小宝宝
一位呱呱坠地的婴儿,在脐带未被剪断前,从医护人员手中抱给妈妈,妈妈口中开始以怀胎时的称呼叫他,并抱着他靠近胸部。当妈妈叫他时,他突然停止哭声,眼神为之一亮,缓缓地转动着头,搜寻声音的来源,面部的肌肉压力也顿时消失。
-
不要错过幼儿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机
语言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父母一定要下决心,不要错过帮助孩子发展语言的契机.
-
掌握幼儿九大敏感期
孩子从呱呱落地后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无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标签:敏感期,类别:行为语言
-
意义重大的早期母婴注视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26-28天的新生儿,在看有色玩具和听格格声这两项行为方面较生后2-3天的新生儿有明显进步。生后2-3天的婴幼儿虽能看有色玩具,但头和眼球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到26-28天时,已有不少的新生儿可随着玩具转动。
-
4、5岁,痴迷的绘画敏感期
3岁半的刘一楠入院3个月就出现了绘画的敏感期。那段时间,她每天来院后不接触任何教具,只用随身带的画笔画画。她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常常要求老师帮她画。午睡时,她总是趴在床上,伸出右手食指反复描摹地面瓷砖上的花纹。2个月之内,每天中午她都会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大约40分钟。
-
扑捉孩子的“敏感区”
经教育学家研究证实,凡属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数在5岁开始就对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这时候,如果捕捉及时,对孩子的成才是有很大帮助的。
-
细说宝宝的9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孩子天赋的学习催化剂。如何掌握孩子的敏感期,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是父母的功课。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客观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质。当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
-
认识感知觉发育的敏感期
不同的感知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其敏感期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听觉的发展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0至0.5岁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触觉发育的敏感期则在0至2岁; 3岁左右是方位知觉发育的敏感期;2.5至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时间知觉的敏感期大概在7岁左右;而观察力则是更高级的感知觉形态。
-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不同年龄对学习的某个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说,6岁前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标签:敏感期,类别:身心发育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