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总画汽车会成为问题么
很多小男孩都喜欢画一个又一个的汽车,在我接触的孩子中,最短的狂热期也有半年,之后还会去抓住另一个对象反复地画;而有的长达几年,从3、4岁到7、8岁,都不知道哪一天画到头,这样的迷恋简直是痴狂,但它不仅是正常的,还被我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特别美好的一段。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4岁是个关键的年龄
小其格应该比我的女儿王一个大点,她明年一月满4岁,在我的儿童美术中外对比研究中发现,4岁这个年龄对于中国孩子的美术教育,特别重要。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儿童美术的创造性主体是儿童
这是孩子长期在某种绘画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必然结果,“儿童美术”的创造性主体是儿童,孩子应该在绘画行为中做自己的主人。但可悲的是,他们往往当不了主人,却成了被动的小木偶。我经常会遇到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小木偶,有一个第一次来,在我们的课上突然大哭起来,他实在不能象其他小朋友那样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因为老师没有示范,或没有告诉他该画什么!当时,我的心比这孩子子还要痛苦!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是生来具备的,却被一种错误的教育给夺去了。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答DD龙妈: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
绘画离不开色彩与线条,对于孩子,色彩的认识是首先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应该逐渐从对色彩的感受阶段进入到认识阶段。很多孩子都喜欢混色,就象小龙一样,但如果各种混合的结果都尝试过多次以后,他的好奇心会慢慢地被一种“已知”替代,如他知道了红色和绿色、蓝色和黄色的相混结果,还知道再加上第三种颜色是什么结果时,他的混色就从游戏般的感受到了认识,逐渐地,这个认识会一遍遍地实施,就成了孩子自我的经验。而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和方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感觉色彩就格外重要。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技巧怎样获得
孩子从6岁,甚至有的在5岁,就逐渐开始有了强烈的构型欲望——想构造出事物的形状,包括细节。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画得不“像”而说:我画的不好。或干脆羞于去画,也会因表现不出来或不“正确”而哭泣,在他小时候,却很少有这样的现象。我在研究和中外比较中发现,实际每个孩子都有希望能再现客观对象的愿望,但对结果的要求却大大不同,中国孩子由于受外界和审美习惯的影响,评价结果的标准也就过于简单和单一,并且更加重视结果,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教育中严重地忽视了孩子们对事物形状特征的理解和多维再现的过程。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审美的失落
阅读在我看来,对于孩子的艺术创造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应该是一种超跃平面阅读的立体结构。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
你不能断言灵灵没有天分
从画中看,灵灵的想象力的确受了某些外来情节的影响,但她的线条和色彩是有灵气的,注意猫和狗面部轮廓的线条,特别是天空与地面的有力而肯定的线条。
标签:美术教育,类别:胡晓珮文集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