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过敷脐疗法治疗产后便秘
如何通过敷脐疗法治疗产后便秘:(一)方剂1:1.组成鲜生地黄30g,鲜麦冬15g,活田螺5~7个。2.用法先将活田螺去壳,取田螺肉和生地黄、麦冬共捣成厚膏状,备用。用时取药膏贴敷在产妇脐孔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连贴3—4天为1个疗程。3.说明本方适用于血虚津亏型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腹无胀痛,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产后恢复
-
产后尿潴留的药膳调养方子
产后尿潴留的药膳调养方子:(一)鲫鱼香菇:1.原料鲫鱼l条(约250g),笋肉25g,水发香菇5只,调料适量。2.制法将笋肉、香菇分别洗净,切片,鲫鱼去鳞、鳃、肠杂及颌下硬皮,用黄酒、盐、胡椒粉渍20min,取出,置碗内,鱼身中间摆放香菇片,两头摆放笋片,加黄酒、葱段、姜片、味精少许,上屉蒸1.5—2h,至鱼熟烂拣去葱、姜。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产后恢复
-
全面了解女性的生理特征
作为不同的性别,妇女与男子的生理上的差别最主要表现在妇女有子宫这一特殊的解剖脏器和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生理特点。子宫位于下腹部,有很大的伸缩能力。未产子宫仅有2~5毫升的容量,怀孕以后可达到5~7公升,伸缩高达千倍以上。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到了性成熟期,子宫内膜可发生相应的周期变化,按期有月经来潮。如果婚后受孕,或者因为心理及生物性疾病的影响,则可停经、闭经等。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营养保健
-
乳痈的早期治疗方案
乳痈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俗称“害奶子”、“奶疖”。本病多因情怀不畅,怒动肝火,或饮食不节,脾胃积热,以致乳络阻塞不通所致。亦可因先天性乳头凹陷(俗称“瞎奶头”)或乳头破损,不能哺乳;或乳汁较多,婴儿不能吸尽等以致乳汁蓄积而成。因此本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产后3~4周内的初产妇。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妈妈健康
-
老是眩晕让推拿来帮忙
推拿治疗这种病症的基本治法是:嘱患者卧床,以一指禅推或揉法在前额,百会、瞳子等穴施术,再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或单独以拇指,自上而下抹桥弓穴(在颈部喉结旁动脉应手处),左右各10次。但要注意,操作时手法要柔和,不要摆动头部,以免加剧眩晕。再按揉临床治疗眩晕的经验效穴足平衡区(在足背第四、五趾骨分叉处)。然后再根据中医对眩晕的辨证分型,分别予以治疗。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妈妈健康
-
产后“三审”让新妈妈更健康
产妇由于体力损耗及分娩所形成的特殊状况,易于产生一些病证。分娩之后,必须对某些方面的情况特别加以注意,为此,古人提出,产后要作“三审”。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产后恢复
-
17道食谱让妈妈们宁心安神
17道食谱,帮你宁心安神:一、酸萝卜炒脆肚:除了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外,萝卜中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心理调节
-
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与血液系统的变化
生殖系统是妊娠过程中孕妇自身乃至众人均认为变化最大的器官之一,因为在子宫内要孕育胎儿,完成妊娠和分娩的过程。(1)宫缩: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子宫就会有不规则的收缩,妊娠中期在腹壁可以触及,此被称之为Brax0nHicksC0ntracti0ns。到妊娠晚期这种收缩频率增快,甚至引起孕妇的不适感或假临产。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孕期健康
-
女性水肿可以煮这些汤调理
女性水肿可以煮这些汤:黄芪茯苓鸡汤:1.鸡腿洗净,切块,入沸水中焯烫,捞起,沥干水分备用。2.黄芪、茯苓、红枣分别洗净。3.将上述材料加适量水熬汤,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约25分钟,加料酒、盐调味,起锅前加入魔芋丝煮5分钟即可。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妈妈饮食
-
适量食用猴头菇可增强免疫力
猴头菇,又称猴头菌、猴头,为齿菌科植物猴头的子实体。猴头性平,味甘,功能补脾益气,扶正固本,尤其适合于消化不良,神疲乏力,脾胃虚弱者。猴头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并含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尼克酸、胡萝卜素及钙、磷、镁、铁、锌、铜、锰、硒等矿物质元素;猴头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特殊的保健价值。食疗方法:
标签:妈妈健康,类别:孕期饮食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