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女儿父亲作用不可低估
在家庭中,母亲对男孩的身心影响最大,而父亲对女孩的身心影响最大。美国和新西兰研究人员一项联合研究表明,父女关系好,不仅对女孩的心理影响大,而且这些影响还通过心理、神经和内分泌左右女孩的发育,要么促其正常到达青春期,要么提前或延迟其跨入青春期。
-
高明父母 用故事喂孩子
有很多幸福的孩子,其实是父母用故事“喂”大的。
标签:高明父母,类别:2005年父亲说出我们心中的爱
-
孩子“灰色心情”家长传
四五岁的孩子,正是天真快乐的年龄,可是,现在的不少孩子天天喊着“烦得很”、“没意思” ……
标签:灰色心情,类别:2005年父亲说出我们心中的爱
-
父亲育儿经,教儿先教己
儿子比尔才开始学说话时,我就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双语的刺激。给他起名时就叫比尔,我也要求家里的人都这么喊他。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玩具,我都用英文讲给他听,包括生活起居也用英文说。为了正确表达幼儿英语语言,还特地购买了新加坡幼儿双语教材和美国幼儿英语书。工夫不负有心人,比尔两岁多已经会说不少英文。来了客人,他会主动打招呼,“Hi,nice to see you!”还会有礼貌地请人坐下,“Sit dawn,please!”有一次,爷爷带他出去玩,爷爷刚准备在长椅上坐会儿,突然比尔拉着爷爷的手往,大声喊:“Danger! Danger!”爷爷不明白,比尔干着急,指着掉在石椅背后的一根电线说“Danger! Dange!”晚上父亲把这件事讲给我们听,问Danger到底是什么意思。
-
男人剃须时几点注意事项
男人已经刮了这么多年的脸,应该人人都是专家了。其实不然,许多男人都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正确的刮脸之道。为了让你的脸刮得干净彻底又不会血溅剃刀,特向你提供如下窍门:
-
请用关爱照亮他们的未来
在有关“单亲孩子”的采访中,老师和少教所管理人员的担忧不绝于耳。在他们看来,单亲家庭中的许多“单亲孩子”聪明伶俐,却堪称前程未卜。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残缺或畸形的爱,一些同学、伙伴的歧视,来自社会的过度警惕,已经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无形的“坎儿”。
标签:关爱,类别:孩子,祝你六一快乐!
-
领孩子走进正确的性大门
对于现在的成年人来说,小时候谈到性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因为从大人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那是一种不好的事情。他们通过点到为止的生理课本、电视里偶尔的接吻镜头和同学们之间模糊的传闻提供的一点可怜的知识,学会了如何谈恋爱,摸索着去找到各自的“性福”。也许性无知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一种美德,可对现在的人来说,无知就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更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让孩子懂得更多的性知识,才能够保护自己,生活得更美好。
标签:正确的性,类别:孩子,祝你六一快乐!
-
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两位教授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
就餐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就餐方式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可能许多父母对这个问题连想都没想过,因为孩子是否吃饱、吃好、吃得清洁卫生才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殊不知,孩子就餐时外界环境和心理、食欲、消化等诸方面都有着错缩复杂的联系。就餐时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即使是美味佳肴也难以达到营养的目的。
-
孩子长期托养容易致心理异常
上海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父母不愿带养自己的孩子。目前,广州市寄养在外的0~3岁的婴幼儿已有3000余名。但专家却认为:过早让孩子远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