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怎样帮助宝宝适应陌生环境
咪咪1岁多了,以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前几天来到父母身边。有天晚上,咪咪几乎歇斯底里地哭喊。原因是家里来了很多朋友,十一点多她还没睡,心情不大好。请问这是不是不太正常?她刚睡着时左脚会时不时抽动一下,后来就停止了。宝宝是不是不适应陌生环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不适应陌生环境呢?专家解答如下。
-
孕妈妈孕期缓解压力5大秘诀
孕妈妈怀孕了,不少妈妈都是头胎,该怎么调节孕期压力呢?孕期压力不容忽视,压力会导致孕妇情绪不稳,影响胎儿。对于如何调节孕妈妈孕期压力,专家推荐如下五种方法。
-
25-30个月的宝宝言语能力训练
25-30个月的宝宝言语能力训练,引导宝宝学会做自我介绍,知道自己的姓和名,知道爸爸妈妈的姓和名。教宝宝记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姨等称呼。教宝宝用手指表示自己的年龄,并能表达出来。倘若宝宝学说话的过程比较顺利,可以告诉宝宝他的性别,并自己说出来。
-
16-18个月的宝宝想象能力训练
16-18个月的宝宝想象能力训练。开火车,目的:激发宝宝的想象力,使其能够配合大人的动作。
-
1~3个月的宝宝的视听发育
1个月左右,视觉:会凝视光线。当有人接近时,宝宝也会表现出凝视的神情。若将手伸到宝宝的眼前,宝宝就会眨动眼睛。逐渐可看清母亲的脸庞与轮廓,如果跟他说话,他也会专注地凝视。
听觉:若响起音乐或摇动玩具,宝宝会停止哭泣,转为兴奋,表现出侧耳倾听的样子。
-
1~3个月的宝宝的体格特征
身体的大小,从出生到3个月,是宝宝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1个月左右,体重:男宝宝平均5.0千克,女宝宝平均4.6千克,皮下脂肪也略为增加,体态比以前丰腴,但体形为细长形,似乎没有强壮感。身高:比出生时高5~6厘米(男宝宝平均56.1厘米,女宝宝平均54.9厘米)。
-
如何教宝宝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家庭还是幼儿园,都要组成一个快乐的集体,任何一个宝宝都要成为一个与他人相连结的个体。使人相互连结的是友爱和语言。理解语言、能说话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在对方的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友爱之情,并把自己的友情传达给对方。如果没有感情地交流,便只能把宝宝培养成为没有感情的浅薄者。教给宝宝友爱和语言,需要一对一地教。
-
10-12个月的宝宝认知能力、记忆力、观察力训练
目的:训练观察力、记忆力,让宝宝理解图代表的实物。方法:先取出宝宝已认识的实物,如苹果或鸡蛋,再取出画有该物的图片,将实物与图片对比让宝宝学习,宝宝很快就能理解图片代表实物。待宝宝认识4~5张图片后,你可将这些图片藏在其他图片中,让他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他熟悉的那几张。一旦宝宝找出来,你就要大加赞赏。
-
7-9个月的宝宝观察能力训练
目的:训练宝宝的观察力。方法:把宝宝正在玩的玩具拿走,当着他的面藏到被子下或枕头下(一点儿不露),让宝宝把玩具找出来。然后将玩具藏到小箱子里,当着孩子的面,把它取出来,藏进一只小包里。观察宝宝会不会翻小包,是不是仍到小箱子里找。当他向小箱子里看时会出现什么表情。
-
宝宝的抚触与按摩
在父母的眼中,每个宝宝都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不时刻牵动着所有爱他的人。而让宝宝健康成长,聪明活泼,也会给家庭带来欢笑,成为父母脑海中永远动人的回忆。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