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在智能训练中的任务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笨,不聪明,即使没说出来,也会在表情、神态上流露出来,这对孩子是致命的,同时家长对孩子要始终如一,不要忽冷忽热。孩子表现好,或自己的心情舒畅时就对孩子好,看到孩子做了傻事或自己不愉快就对孩子又打又骂,这样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是有害的。
标签:智能训练,类别:智力开发
-
家长智能开发的责任
“心理反抗期”的到来,是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正常的心理活动期。它的来临正体现了婴儿身心发展的进程,说明人类的心理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许多方面正走向成熟。
标签:智能开发,类别:智力开发
-
婴儿智能开发实施技巧
婴儿情绪很激动时,可不必进行训练,如婴儿刚哭过,或哭闹着要某件玩具,以及刚刚得到一件喜爱的玩具时,都不必马上进行训练,等婴儿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开始训练。这样才能既保证训练效果,又能把婴儿的兴趣引到训练上来。在训练开始时引导婴儿对训练的兴趣,往往比智能训练本身更重要。
标签:智能开发,类别:智力开发
-
家长应走出孩子用药误区
婴幼儿童用药主要集中在感冒药,小儿感冒用药问题已被多种媒体反复论述过,但小儿感冒后父母仍很着急,匆忙去医院,或急忙让孩子吃药,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新药贵药。还有许多家长由于心理作用想马上见效,一下子给孩子治好,给孩子感冒用药“一次到位”,即一次就将解热镇痛、抗病毒、止咳、抗菌药全给孩子吃,觉得这样更保险,殊不知现在市售的各种感冒药不能彻底杀死感冒病毒,只是在缓解感冒症状,减轻病痛,缩短病程方面起作用
标签:用药误区,类别:护理需知
-
有利健康的、冷、热敷法
冷敷法。冷敷可使局部或全身小动脉收缩,减少血流,减轻局部充血、出血,降低细菌活力。抑制炎症扩张和化脓。达到止痛、止血、消炎和退热的效果。冷敷还可用于全身降温和镇静。
标签:健康,类别:护理需知
-
测量幼儿脉搏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脉搏的次数与强弱和心搏次数、心肌收缩力一致。故计数脉搏即代表心率,但在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纤颤等)时,心率和脉搏可不一致,应分别计数。脉搏数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都易受外界影响而随时变动,一般年龄越小,心率越快。正常小儿的脉率为:新生儿每分钟140次;1—12个月每分钟140—120次;1—2岁每分钟120—110次;3—4岁每分钟10—100次;5—6岁每分钟100—90次;7—10岁每分钟90—80次;
标签:幼儿脉搏,类别:护理需知
-
测量幼儿呼吸的方法
正常的呼吸次数,根据年龄不同,呼吸的次数也不同。一般年龄越小,呼吸越快。新生儿每分钟44—40次;6个月—1岁每分钟35—30次;1—3岁每分钟30—25次;4—7岁每分钟25—20次;8—14岁每分钟20—16次,接近成人呼吸次数。若运动和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标签:幼儿呼吸,类别:护理需知
-
幼儿消化器官的特点
人体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及肠道等,是咀嚼、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的地方。小儿生后3—4个月,位于口腔内的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淀粉酶的含量和活性有所增加,因此要在3个月后添加碳水化合物食物。婴儿在4—6个月萌发乳牙,于6—7个月时可添加固体食物如饼干、烤馒头片等,以促进牙齿和咀嚼肌的发育。
标签:消化器官,类别:护理需知
-
12个月婴儿喂养次数
在12个月时的早餐也可以辅食为主,每日5餐,3次饭2次奶,全部由牛乳代替母乳。如母乳仍含充足也可延长至1岁半再断奶。
标签:喂养次数,类别:喂养特点
-
谨防小儿维生素过量
果味VC是维生素C的一种制剂,内含葡萄糖和Vc100毫克,其味道酸甜,最适合小儿服用。但如果长期或大量服用,就会产生对Vc的依赖性。一旦停药,则出现牙龈出血,糜烂肿胀、牙齿松动及故不宜过多食用。
标签:维生素,类别:喂养特点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