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后坐月子期间可增加餐饮量
产妇坐月子期间,母体组织处在一个修复和体内各器官有待恢复的状态,同时还要将体内的营养通过乳汁输送给婴儿。因此,为改善肌体营养状况,提高肌体抗病能力,提高乳汁的分泌,维系体内一切正常运转,应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和支持,产妇应少食多餐,每日进餐次数以5~6次为宜。否则,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会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
孕妈妈产前要重视对乳房的护理
乳房,丰满、挺拔、美丽,除表现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外,还是新生儿最理想的“粮库”,它对孩子将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保证产后能够正常哺乳,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生产之前,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保健措施、注意休息外,还应从生活实际出发,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保健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乳房的护理。产前乳房卫生和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父母该如何培养儿童的饮食态度
3~6岁儿童应该培养一个健康的饮食态度。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明白进食是对饥饿的正常反应,并将进餐看作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经历,小小美食家得从这时开始培养。
-
0~2个月婴儿的一些生活规律
如果宝宝的生活有规律,不仅爸爸妈妈省心省力,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也很有帮助。睡觉、吃饭、洗澡和外出散步,是小宝宝一天最主要的几项活动。小宝宝在第一年里的变化是很快的,每一个时期对于爸爸妈妈来说都有不同的照料重点和差别。了解这一切,并给宝宝以最全面和精心的照顾吧。
-
孕妈妈孕期进行胎教的基本方案
孕妈妈通过对自己的情感调节,可忘掉烦恼和忧虑,创造清新氛围,让自己精神愉快,心理健康;并且通过母亲的神经传递作用,胎儿的大脑可得以良好的发育,这被称为情感胎教。妊娠后的生理功能变化,孕妈妈本人和家庭其他成员对胎儿的期望或者猜想,尤其婆婆、公公对生男生女比较感兴趣或偏重,都会有形或无形地给孕妈妈的精神蒙上阴影。一些对一般人无不良反应的语言、噪声、气味、颜色等,都会对孕妈妈引起不良的反应。因此,应该格外注意对孕妈妈精神方面的刺激。
-
帮助孕妈妈缓解妊娠呕吐的按摩
妊娠呕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是由于女性怀孕后胃酸和消化酶的减少,使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产生头晕、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妊娠反应。通常情况下,不剧烈的妊娠呕吐并不会给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为了避免给孕期女性造成不便,还是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按摩方法来缓解呕吐症状。
-
女性流产后再怀孕要注意些什么
流产的妇女在前次流产后,下次妊娠前,应与丈夫一起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找出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患引起的可给予药物治疗。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引起的可行手术治疗。如夫妇双方之一有染色体异常者,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极大,即使妊娠后不发生流产而足月分娩,娩出之胎儿畸形发生率也比较高。
-
哺乳期的母亲感冒了能吃什么药
哺乳期的母亲容易出汗,再加上抵抗力低及产后的忙碌,感冒很常见。应该怎么办呢?能吃药吗?能吃哪些药呀?许多母亲不敢吃药,怕影响乳汁的成分对宝宝不利,又怕把感冒传给宝宝。
-
产后妈妈应特别注意补充钙和铁
我国正常人每日需钙600毫克,孕期1500~2500毫克,哺乳期约为2000毫克。我国孕妇在妊娠晚期几乎全部缺钙,而且100毫克的人乳中含钙34毫克,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钙。乳母缺钙如得不到纠正,轻者肌肉无力、腰酸背痛、牙齿松动,严重者则会出现骨质软化变形。
-
要学会看宝宝的大便是不是正常
此时宝宝处于断奶的过渡期,可以食用的食物种类有很多,如何判断宝宝的辅食量和健康状况是否正常呢?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便,得出初步结论。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