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这一时期的婴儿生长发育很快。正常男婴6个月时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68.1厘米,体重平均为8.22千克,头围为43.9匣米,胸围为43.2厘米。正常女婴6个月时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66厘米,体重平均为7.62克,头围为42厘米,胸围为41.8厘米。
-
新妈妈产后恢复须做的腰腹轻柔运动
新妈妈从十月怀胎到分娩,基本上没有什么运动,唯恐稍稍动作会动了胎气,因此分娩后就要针对胸、腿及时进行锻炼。这时的运动要轻柔,避免跳跃性动作,因为这一时期的关节比较松,做运动时要控制对关节有负荷的运动。
-
2~3岁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手册
幼儿的生理发育状况:满周岁之后的孩子,进入了幼儿期。2~3岁幼儿体格发育的速度与婴儿时期相比略为减慢。而身高略比体重增长得快,是这一时期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
大龄妈妈孕中期必备运动手册
大龄妈妈孕中期该如何做运动呢?因为妊娠中期胚胎发育阶段已经完成,是准妈妈和胎儿都比较安定的时期。准妈妈可以进行适度的活动与运动,如果孕前有运动的习惯,这个时期仍可维持相同的运动量,像跳舞、散步、游泳等。但如果孕前没有运动习惯,就不建议在这一时期增力口新的运动项目,仅建议从事散步等轻松的活动,以免体力无法负担,增加受伤机会。
-
孕妈妈不爱运动易得肥胖症
新西兰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上发表调查报告称,孕妇经常进行适度锻炼可使孩子的出生体重不至于过重,这有助于降低孩子今后患肥胖症的风险。
-
父母如何训练宝宝手和手指的技能
如果孩子周岁时掌握了大部分运动技能,就很容易对他手部技能的细微变化视而不见,这些技能可能是单纯的运动,也可能是手—眼协调运动。获得这些技能可使他更加随意和精确地检查物体,同时也大大加强了他探索周围世界并从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
0~6岁宝宝饮食和运动的比例
生命在于运动,不论是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运动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好像种庄稼,合理的施肥、浇水,再适合适度的松土,才是种好庄稼的关键。只施肥不松土,容易淤堵、烂根;施肥后适当的松土,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与排泄;施肥后过度松土,又会使养分大量流失;不施肥只松土,土壤就会松散、沙化,渐渐变成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那么,0~6岁的孩子该如何调节饮食和运动的比例呢,下面来一一介绍。
-
妈咪保养九大黄金法则
临近30岁的的妈妈,外表似乎非常健康,但其实身体的一切机能却在成熟和衰老之间徘徊。如果你30岁还在拼命消耗青春,身体就会向你发出抗议。营养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疗法专家专门为30多岁的妈妈准备了以下提示,你无妨试试。
-
宝宝站立时小腿弯曲有问题吗
小刘妈妈家的男宝宝8个月,最近学习站立时,发现他的小腿有些弯,左脚总是内撇40o左右,掂着脚尖,而且有时拌着另外一只脚。请问这种情况是孩子的习惯还是一些疾病的早期征兆。她带宝宝去儿童医院看专家门诊,医生这样来解答。
-
寒假须知:儿童运动安全
随着春节将至,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寒假也快到来了。被学业压抑已久的孩子们终于有充裕的时间运动和玩耍了。你知道吗?与其他日常活动相比,体育和娱乐发生儿童意外伤害的比例占发生意外伤害总数的60%以上。
标签大杂烩
文章 孕妇 饮食营养 饮食 怀孕 早期教育 教育 胎儿 生长发育 游戏 亲子互动 胎教 语言行为 营养 性格 多动症 早期发育 家庭教育 宝宝 早期开发 健康 孩子 亲子游戏 孕期 理财 婴儿心理 幼儿园 父母 安全 智商 家庭 母乳喂养 儿童教育 育儿书籍 喂养 孤独症 运动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 感知觉 智力开发 疾病 生育 幼儿 兴趣 发育 接种 自我保护 护理 肢体行为 智力 睡眠 性爱 胎儿发育 交往 情绪 父子关系 性教育 个性 育儿 健康护理 儿童健康 玩具 腹泻 亲子教育 注意事项 分娩 优生 感冒 疫苗 学习障碍 婴儿发育 肌肤护理 胎教方法 妊娠 好奇心 习惯 母乳 性生活 发热 母子关系